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汽车文化与嘉定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7:32 人民网-华东新闻

  

汽车文化与嘉定未来

  汽车正在改变着世界,汽车消费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它的影响远远超出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国迎接“汽车社会”到来之际,我们不可回避地在经受汽车文化的“洗礼”。而在努力建设“汽车嘉定”的今天,谈论和思考汽车文化这个课题,正具有时空上的意义。

  从汽车产品到汽车产业:汽车是一种现代文化的产物

  文化的一般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数以万计的零件,数以千万计的产量,数以亿计的保有量,还有无可计数的技术革新发明,汽车的发明创造和发展完善,凝聚着人类的集体智慧和劳动成果,是一种现代文化的产物。

  20世纪开始的30年,美国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批量生产汽车,为汽车产业的出现和汽车进入家庭奠定了基础。在随后的30年,欧洲汽车公司致力于汽车产品的多样化,赋予汽车更多的文化性格特征,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产业发展中心。到20世纪后30年,日本逐渐成为世界第三个汽车产业发展中心。最近10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突飞猛进,2004年汽车总产量达到507.05万辆,其中轿车231.63万辆,实现了连续四年每年上一个百万级台阶的梦想。这一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

  从汽车产业到汽车社会:汽车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代表

  文化的人类学概念,是指某种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迄今还没有任何一件产品能够像汽车那样,对人们的出行、交往、生活、观念,对社会的经济、交通、科技、就业,对人类的资源、能源、环境、城市等众多方面,产生如此强烈而深远的影响。汽车进入家庭,正在改变城市乡村结构和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一整套新的经济、文化、生活体系,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现代社会里的汽车与文化已经结下不解的因缘。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识的汽车商品,没有不借助文化影响的汽车销售,没有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汽车消费。

  从汽车社会到汽车文化:汽车是一种现代文明的标志

  文化的更深层概念,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当汽车进入平常普通家庭,人类进入汽车社会,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由汽车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探讨汽车文化,就是要用文化研究的批判精神,化解汽车社会的复杂矛盾,走汽车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汽车现代文明。

  首先,汽车所造成的交通阻塞、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需要文化研究进行跨学科综合分析和解决。汽车大生产和大消费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汽车文化的参与来加以解决。

  其次,建立在高科技和人性化完美结合基础上的节能、环保、安全、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再次,汽车社会需要汽车文明。汽车对人类生命的直接危害是车祸。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每年死于交通肇事的人数为10万人,其中占9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因为文化的缺位,人与人之间、人与车之间、车与车之间的多种关系转化为了矛盾冲突。

  全面进入汽车社会,创造中国特色的汽车文明,不但需要汽车发展政策的正确引导,合理的道路设置及现有道路资源的充分利用,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交通法规的健全,公正执法,理智的汽车消费,更需要建立文明高尚的汽车礼仪、和谐宽容的汽车文化。

  从历史文化名镇到综合性国际汽车城:嘉定的汽车文化之路

  嘉定发展的“魂”,就是现代汽车文化与传统历史文化底蕴水乳交融的“汽车魂”。嘉定汽车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要着力于三个方面:

  一是塑造汽车文化精神。在加快上海

  国际汽车城建设进程中,要孕育并催生汽车城汽车人拥有的激情、开放、动感、时尚及其追求传统与现代并存、儒雅与时尚同行、包容与创新并举的价值理念和人文修养,为汽车城建设提供内在持久的发展动力。二是营建汽车文化环境。重在体现汽车文化的形态标志和人文实践活动,呼应上海世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衍生拓展“汽车让生活更精彩”的文化系列活动。三是发展汽车文化产业。在造车、研车、玩车、买车的产业链上构筑文化服务的增值链条,在汽车旅游与节会、汽车贸易服务、汽车教育、汽车体验、汽车人居、汽车服饰、汽车美容、汽车食品、汽车动漫和游戏、汽车竞技与比赛等方面搭建社会化、市场化、项目化的发展平台,把百姓日益增长的对汽车文化消费的多元需求同不断拓宽汽车文化服务产业领域紧密衔接,让人们在物质、文化的双重享用中感受精彩生活、体味现代人生,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华东新闻》(2005年12月07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