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沈阳计划5年拯救评剧三大流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4:40 时代商报

  2005年12月31日,国家文化部正式对外公布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501个项目成功入选。其中,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沈阳评剧院的“韩、花、筱”三大流派也非常荣幸地跻身首批名录。

  那么,现在的沈阳评剧院近况如何呢?尤其是在三大流派当中的两派创始人——韩少云、花淑兰故去后,又将怎样保护和发扬三大流派呢?据了解,有关方面已经借“申遗”

之机,启动沈阳评剧三大流派拯救工程。

  沈阳评剧艰难生存

  

  评剧历史悠久,本地又称“奉天落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在沈阳极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沈阳评剧院于1959年正式成立,此后沈阳评剧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而该院也因拥有十大主演,蜚声国内戏剧界。与此同时,一直在沈阳评剧院供职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又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被评剧界称为三大艺术流派。沈阳的一位老票友回忆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沈阳的评剧票友比现在起码要多出几十甚至上百倍,那时候的演出几乎都场场爆满。”

  据了解,去年沈阳评剧院曾搞过一次票友大赛,但最后报名参加比赛的仅有40多人。尽管目前沈阳评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齐备,但记者从专门培养评剧后备人才的花淑兰艺术学校了解到,该校成立至今已有6年,在校生仅有几十人。专业演员改行、剧目数量减少,再加上生源减少等,使得沈阳评剧正处在濒危境地。

  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为什么曾经红极一时的评剧,会沦落到这般尴尬地步呢?沈阳市人大代表马成泰认为:“评剧不受市场欢迎的主要原因是脱离生活、脱离群众。二人转之所以现在这么受欢迎,其原因就是扎根于生活。”

  而沈阳评剧院副院长冯玉萍却认为:“评剧不景气的主要原因,还是大环境不好。现在各个戏种在沈阳没有一家能靠出售门票赚钱。”至于怎样才能走出低谷,冯玉萍认为:“评剧需要政府的支持,拍一场戏的投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如果不依靠政府,戏是拍不出来的。”为了能吸引观众,沈阳评剧院从去年开始,一方面大搞每周一场评剧戏活动,另一方面坚持送戏到工厂、农村、学校,让评剧深入群众,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已确立5年保护计划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沈阳评剧院已启动有关拯救措施,如成立韩少云艺术流派研究会,搜集和出版、发行三大流派书籍、唱片、照片、电影等资料。而且,在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之际,沈阳评剧院还初步设计了从2006年至2011年的5年保护计划。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正处于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公示期间,如果在一个月的公示期内没有异议,沈阳评剧就将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将得到国家有关方面在人、财、物和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记者 卢立业

  相关链接>>>

  

  评剧六大流派代表人物分别为:花淑兰、筱俊亭、韩少云、新凤霞、鲜灵霞、筱白玉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