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过年体面带孩子串门(主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4:17 人民网-江南时报

  过节走亲访友,既是沿用传统的习俗,又能把平时因为忙工作而疏远了的亲情重新织补起来。所以,父母一般都早早起来,打理打理,带上孩子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出门前必要的提醒

  可以减少您的尴尬

  5岁的媛媛随父母参加一个宴会,当看见一碟黄泥螺时,兴奋地举筷就夹。她的爸爸阻止道:“等大家一起吃。”媛媛很不高兴。宴会开始了,客人首先夹了一只黄泥螺给媛媛,媛媛赌气地吃起来,她爸爸提醒道:“谢谢阿姨呀。”媛媛理也不理。媛媛的爸爸拿下媛媛正在吃的黄泥螺,一定要媛媛道谢,媛媛干脆哇一声大哭起来。———这对夫妇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了。

  5岁的孩子已经能与他讲道理了。如果,出门前父母向孩子道明:要去的地方、要见的人、要说的话、要注意哪些礼仪,以及您对他的要求等等,孩子在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会配合您的。父母不要“戴上有色眼镜”看孩子,“他讲话不算数的。”“他一会儿会忘记的。”即使孩子有忘记的举动,父母可悄悄提醒,但要维护孩子的“公众形象”。

  当别人夸奖

  您孩子的时候

  由于孩子小,在接受成人评价信息时,不能区分哪些是真正的评价,哪些是客套。所以,当别人夸您孩子的时候,您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否则会使孩子的自我认识产生混乱。

  一般来说人们对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找他的长处、优点说,有时还要放大一点,这是成人间的交往特点,而孩子不知道其“复杂性”,会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优越感和骄傲自满等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所以,此刻父母应有适当的反应,孩子也会看着您如何反应。

  有的父母出于谦虚而否定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好评价,孩子却不知道这是谦词,会以为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就是这样的了,从而丧失自信。作为父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个客观的认识,在这种场合,尽可能去除夸张的水分,尽可能给孩子以准确的信息,做到既不失交往的谦逊和客气,又给孩子以期望和鼓励。如:“瞧您的孩子多聪明!”——“哪里,只是这孩子还爱学习。”

  当然,有些符合您孩子的赞美语,如:懂礼貌、做事有条理、有耐心等等,您完全可以默认。

  关心孩子

  与陌生人交往

  如果对方有孩子,您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与他交往,不管对方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大或小,都要求交往。这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年龄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孩子会面面相觑,无话可说。父母要为他们找到话题后再离开。

  如果,两个孩子年龄相仿,又都是4~5岁的男童,他们很容易沟通。往往会把他们的能量相加,一起干出些“出格”的事来。父母不能光顾了自己交流,而应去做必要的关照。

  也有的孩子,年龄相差不多,但性格有差异,交往起来也会有难度,父母应陪在边上,应帮助他们寻找交往的“媒介物”,如:漂亮的小汽车、会发声的娃娃等。等他们能交往了再离开。最好,出门前,父母给孩子带一个玩具,以帮助您的孩子与小朋友交往。

  小眼睛看着

  您送礼和受礼

  送礼和受礼,是节日间的“例行公事”,可是,孩子却在一来一往中学着做人和处世。如果父母也把孩子(特别是小年龄的孩子)拉进成人的“一来一往”中去,可就难为了孩子,还影响了孩子的情绪。

  宛苹跟着妈妈去妈妈的同事家,宛苹难为情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瞅人,妈妈拽出宛苹说“叫阿姨,快叫!快叫!”宛苹不好意思又把脸埋进了妈妈的怀里。同事取出礼物——芭比娃娃,宛苹高兴地跳起来“我要!”接过芭比娃娃就欣赏起来。宛苹妈妈马上发出教导性的声调说:“苹苹,可以拿人家东西吗?”宛苹的手像触了电一样,迅速将芭比娃娃还到阿姨手里。最后,在成人一番客套后,妈妈又叫宛苹收下芭比娃娃,并要道谢。宛苹捧着芭比娃娃,已没有了刚才的热情。

  所以,是送给孩子的东西,特别是当着孩子面送的,尽量收下,除非孩子不喜欢,您也觉得收下不妥。当孩子收下礼物时,您可以及时教育孩子,要懂得回报,等等。

  以上是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相信等您走过之后,会有更多更新的经验提供给大家享用。

  新浪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24日第二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