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衡伟大发明遭现代科技界质疑专家复原地动仪证实其真实可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4:24 时代商报

  地震学家冯锐:张衡地动仪,它是真实的,是起过作用的,是科学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民族自豪感。

  惊世骇俗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摆放着一件古代的神秘仪器“地动仪”。传说有一天,趴在仪

器上的八条巨龙,突然受到大地的振动,龙口内所含铜丸,突然掉落。数日后快马来报,龙头所指方向,天崩地裂。然而,这个流传了1800年的神奇传说,却遭到现代科技界的质疑。

  1951年,考古学家王振铎历经数年考证研究,终于复原并制造了“张衡地动仪”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面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窗口。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里,张衡的辉煌就等同于中国的辉煌,冲击着每一个人,也震撼了世界。于是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便毫不犹豫地把这一模型认定为1800年前张衡亲手制造的。

  地震学家冯锐从事地震研究四十年,在他的书架上,有一本书《张衡科学与宗教》,是奥地利学者雷利伯所写。书中惊世骇俗的言论,令中国人根本无法接受。

  冯锐:这个人的观点就是说比较尖锐了,他忽然谈到这个问题,就是说张衡这个地动仪,中国人把它视为国宝、视为国粹,说在中国的历史博物馆还有这个东西,可是它是不科学的。

  “自豪”这种情感,对于从事地震研究四十年的地震学家冯锐来说,仿佛来得更加强烈。这不是对冯锐一个人的挑战,而是对中国学术界提出的挑战。冯锐,将怎样解开这流传了1800年的地动仪传说之谜。

  理性的思辨

  冯锐后来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实:王振铎制作的张衡地动仪竟然存在着致命的错误。从内部到结构,都有可能完全不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样子。然而质疑这神圣的仪器,却令冯锐深感不安。

  为了证实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冯锐在得到河南博物院和地震局的支持后,终于开始了张衡地动仪的复原工作。然而复原之路并不顺利,虽然确定了一个漂亮的汉代酒樽外形,但都柱的结构设计过于复杂,并不符合汉代工艺特点,怎样改变一时还没有办法。他同时又发现,蟾蜍散放于地动仪的四周,这种并不严谨的摆放,不符合科学仪器特征。

  经过多次努力,他终于设计出了地震仪的雏形,而这个仪器和他自己画的张衡地动仪非常相似。

  然而,3个月后,一件令冯锐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北京自动化所把冯锐设计的狼牙棒方案无情地退了回来。

  浑然天成

  但冯锐没有气馁,继续着他的实验。

  2005年3月30日,冯锐带着重新计算的结果,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自动化所的实验室。把重新调整后的震波拿了出来。

  冯锐:算出的很多参数他还不能直接用,因为还是算,我们再拿实际地震,把真实的地震和它结合起来,再送到震动台,它既有真实地震那样丰富的震动信息,又有相当于陇西地震产生的效果。

  最后的试验正式开始,这次试验是关系到科学复原成败的关键。冯锐紧张万分地盯着振动台每一次频率的变化。

  唐山地震,云南地震,越南地震,河北地震。地动仪实验,连续7天168小时的强干扰试验,没有一次误触发。

  2005年,冯锐的复原模型得到了考古界、科技界的一致认可。

  冯锐:张衡地动仪,它是真实的,是起过作用的,是科学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民族自豪感。

  文图均据北京科影厂《发现之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