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克隆”小灵通资料盗打话费百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11:04 信息时报

  时报讯(记者黄珊通讯员李世寅黄健敏)几名智商不低的骗子先到职业介绍所搜罗他人散落的身份资料,然后到电信公司预交少量话费骗开700多台小灵通,再用电脑软件读出小灵通数据复制资料,这批小灵通就成了“被上了魔咒”的“炸弹”。一批黑心的公话超市老板低价买来这样的小灵通后疯狂盗打,电信部门被鲸吞蚕食盗打话费106万余元。近日,中山市人民法院判决了这宗新型案件,11名被告人因分别构成诈骗罪和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至15年不等的刑罚。

  偷来身份资料骗开小灵通

  冯俊峰原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经营中国电信东利电信超市(代营业厅)工作。2004年初,他得知火炬开发区电信公司有小灵通“商务助理”套餐推出,便与招炎文、邓富平、吴旺雄等人密谋,盗用他人的身份证从电信公司获取小灵通后转卖牟利。

  为了搞到“用户”资料,冯俊峰等人从职介所等途径多方搜集身份证复印件,2004年2月6日至13日间,冯俊峰向火炬开发区电信分局缴纳了10000元的押金后,分四批骗得166台UT218型小灵通手机(价值人民币83000元),其中邓富平通过吴旺雄收集的他人身份证开通了58台。

  得手后,冯俊峰将骗得的小灵通转卖给招炎文,招炎文又转卖给邓富平,邓富平再转卖给吴旺雄。同时,2004年2月14日至3月17日期间,冯的同伙陈俸涛(在逃)向黄圃电信分局交纳了37000元的开户费,预存了18000元的话费后,采取同样的手段,分7批骗得黄圃电信分局495台小灵通手机,然后转卖给邓富平。尔后,邓富平再转卖给吴旺雄。

  复制小灵通资料转卖公话超市

  吴旺雄购得上述小灵通手机后,利用电脑设备将上述小灵通手机资料复制到IC卡口内,然后将小灵通手机的机身以每台人民币360元至390元的价格,卖至广州等地,再将IC卡口及无线接入控制台贩卖给公话超市的经营者杨伟祥、吴健伟、柳英波、孙志强、蔡伟富等人。杨伟祥等人则使用无线接入控制台及IC卡口连接固定电话机,在自己经营的电话超市作公用电话经营,供顾客拨打电话收取费用,从中牟取暴利,或转卖给他人牟利。

  疯狂盗打致电信损失139万

  这伙盗打者的鲸吞蚕食,致使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电信公局被盗打话费179823.09元人民币,损失166台小灵通手机价值262923.09元人民币;而黄圃电信分局则被盗打话费885941.78元人民币,损失495台小灵通手机价值1133441.78元人民币。案发后,这些损失仅有小部分追回。

  日前,经中山市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冯俊峰、招炎文、邓富平、吴旺雄骗取电信公司财物,4人均已构成诈骗罪。吴旺雄、杨伟祥、吴健伟、柳英波、孙志强、蔡伟富、张作钦、张作贤以牟利为目的,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均已构成盗窃罪,并对吴旺雄实行数罪并罚,一审判处吴旺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0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其他被告人,则分别被判处12年至1年半有期徒刑。

  ■法官说法

  转卖方放任盗打要担责

  据办理本案的法官介绍,这起案件在中山市内尚属首例,全国也很罕见。其作案方式和手段是利用现代科技通信设备进行盗窃,具有智能化、科技化、隐蔽性强等特征,是一种新型的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典型案件。

  由于本案中大部分被告人是经营电话超市的业主,他们对当时中山市所使用的小灵通全是“机卡合一”的情况是明知的。因此,各被告人均是明知是复制的号码而转卖,转卖时对买主的盗打主观上具有放任的故意,因此,他们应对直接盗打的数额以及转卖出去的号码产生的话费负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