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人声称要赚"懒人"的钱 沪上首家"跑腿公司"跑得好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4:07 东方网

  马上要出差却没时间购票,亲朋好友来却抽不出身接送,父母身体不适自己太忙无法相陪……近日,沪上出现了首家“跑腿公司”,只需客户付点小钱,就有专门工作人员上门替客户跑腿,帮助客户解决上述烦恼。

  这家特殊的公司由两位青年人联手组建,年长的一位23岁,另一位只有19岁。

  创办人告诉记者,“跑腿公司”瞅准的是行业空挡:“赚都市‘懒人’的钱。”

  然而,该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业务的开展却不顺利。

  七平方米的办公室

  记者在约定地点见到了创办人之一的张伟。

  张伟与记者的见面地点是在一家超市的肯德基店前。这是一次奇怪的会见,很少有人会在室外与客人聊天。当记者提出要去张伟的办公室时,年轻人的脸上明显表示出一丝羞涩。

  步行了整整20分钟后,记者终于见到上海首家“跑腿公司”的办公室———一间仅7平方米的平房房间,每月的租金是200元。张伟的创业资金同样少得可怜,只有1000元。租完门面、装了电话、雇了三位员工后基本没有剩余了。

  “现在每月的收入都用在了传单的印刷上。”张伟说,离收益还差得相当远。

  谈及温州“跑腿公司”统一的制服和交通工具,张伟显得非常羡慕,因为他自己用来“跑腿”的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网上信息启发灵感

  今年才19岁的张伟告诉记者,去年高考落榜,自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却一时找到什么好点子,于是就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寻求合作伙伴,就这样认识了23岁的杨作财。

  两人上网浏览,偶然发现去年7月温州出现了中国第一家“跑腿公司”,这条信息顿时启发了他们的“灵感”。

  “现在‘懒人’不少。麻烦事只要有人肯帮他们办,他们一定愿意支付可以接受的、合适的报酬。这里面有商机!”两人一合计,决定在沪上也开个“跑腿公司”。

  张伟告诉记者,两人特意在五角场和徐家汇做了一番市场调查,还印了不少传单,结果让他俩放了心:“70%以上的人都表示愿意出钱购买服务。”

  开张四月举步维艰

  但令他们郁闷的是,去年9月开张后,第一笔生意就“黄”了。

  张伟回忆道,当时,一位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委托代买火车票,张伟为了表示诚意,还特意上门确认。可没想到的是,当晚,这位学子就打来电话表示取消。原因只有一个:害怕他们给的是假票。

  张伟说,“跑腿公司”开张4月来,磕磕绊绊,生意并未如想象中红火。月收入仅3000元左右,收支基本相抵。

  在公司的服务清单上,记者看到了各项目的价格,代办服务、提醒服务和排队服务最低才5元,最高也仅20元。

  “实际收费常常会产生浮动。我们不敢开价太高,怕客户接受不了。”

  据介绍,“跑腿公司”帮人寄取过包裹、陪老人去过医院、代缴过水电费,甚至代人买过菜,稀奇古怪的事做了不少,可每笔生意的收益不过10元上下。

  张伟告诉记者,在最近一次的代购火车票中,自己赚到了一笔最大的钱———100元。由于临近过年,不少客人向“跑腿公司”求助,希望能够代购火车票,这让张伟感到非常兴奋。他手下的三位员工全部出动,在售票处前的长龙中排队:“我们赚的真是辛苦钱。”张伟感叹道,100元“服务费”是一位员工排了整整一个通宵的队才“成交”的。

  有不少生意做的是“无用功”,白白付出了劳动,却未能得到报酬。张伟说,就拿代购火车票来说,员工排了5、6个小时的队,到了窗口一问票没了,雇主自然不会付钱。

  要把“跑腿”进行到底

  尽管公司开得不是很顺,但张伟说,他们还是坚定要把“跑腿”进行到底的想法。

  张伟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替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奶奶购菜,这对过去从不上菜场的自己也是个挑战。

  当他手忙脚乱地拎回一大包“乱七八糟”的菜,原以为肯定会挨骂时,没想到老奶奶不仅没有责怪,还多给了他五元钱的酬劳:“因为我的帮助,让她感到方便。”

  “现在业务不顺,关键是铺点数量不多,人手不够。”

  “开价2000元派发2万张传单、半夜去接机……”张伟掰着手指表示,如果在上海各个区能有“跑腿”公司,形成联盟加以周转,那就能承接更多的生意。

  此外,外省市同类公司已经经营的一些业务,如代人赔礼、异地项目考察、洽谈提醒等,这些“真空”也让上海“跑腿公司”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张伟透露,已经有快递公司等相关行业与他们洽谈,还有不少感兴趣的人欲加盟投资:“我们希望在沪把‘跑腿’做大,能为更多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跑腿公司”还未注册

  至今,上海这家“跑腿公司”还未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市工商相关部门人士,得到的回答是:营业执照可以办理,但“跑腿”两字肯定不能出现在公司名称上。

  该人士表示,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注册名称必须体现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就这家“跑腿公司”的业务来看,应属于居民服务业,因此可以注册为“上海XX服务有限公司”或是“上海XX家政有限公司”。但因为没有“跑腿”这一行业,所以不可能将其标注上公司名称。

  这个回答让张伟感到很失落,因为他一直感觉到,如果他的公司能吸引人们眼光,“跑腿”两字很是重要。

  他告诉记者,尽管这样,但他还是会尽快注册登记,因为只有合法经营,才能真正“跑”出名堂。

  跑腿的挺多跑得好的少

  跑腿公司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及,每小时最低收费高达15美元,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宁愿花钱买时间,平均每个客户每周都有三四件需要跑腿的活儿。

  目前,在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专业的跑腿公司也正在悄然兴起。去年以来,青岛、南京、赣州等部分城市不断出现了以“跑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家政公司,“你付点小钱,我替你跑腿”在不少地方颇为流行。

  据悉,被誉为中国首家“跑腿公司”的温州守家公司,就是“生存较好”的公司之一。该公司提出了“你若无暇出门,他们代你购物;你若不便出面,他们代你送花;你若不愿下楼,他们代你买菜送饭……”的口号。公司员工统一穿着蓝色工作服、外套一件印有“温州跑腿”四个大字的红马甲,骑着印有公司热线电话号码的自行车为市民服务。

  但由于效仿者众多,还有一些跑腿公司做得不顺利。譬如,浙江慈溪办的“跑腿人”家政服务站,开张一月仅做成5笔生意,收益仅160元钱,几乎倒闭;在宁波,杭州、台州等地的“跑腿公司”,一般生意都比较清淡,其中,有几家已“关门大吉”。

  对此,专家的解释是,随着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市民愿意“花钱买时间”,在许多发达国家,“跑腿公司”已十分普及。但“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在一些生活半径不大、人们生活节奏并不很快、市民的意识还没到“花钱买时间”地步,“跑腿公司”则未必能有市场。

  “跑腿公司”能否跑出前途

  用快递太贵、自己干太烦。“跑腿公司”瞅准了行业空挡,帮助了这个都市中日益繁忙的人。但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它的可靠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能不能“跑”出希望、“跑”出前途,对于“跑腿公司”而言还是一个未知数。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对“跑腿公司”的前景比较看好。毕竟在快捷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有时甚至分身乏术。“跑腿公司”在给“忙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了一定的收入。

  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的“跑腿公司”至少面临着两大危险———

  缺乏合同约束风险大

  目前,上海这家“跑腿公司”所有的业务均采取口头协议,即在电话中双方就供需达成一致。

  张伟直言不讳:“我们还没有一份合格的正规合同。”

  没有具体条款的说明和约束,显然使“跑腿公司”蕴含的经营风险和诚信风险变得很大。在“跑腿公司”附近的小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他们无一例外地对“跑腿”表示出了担心:如果在陪医时,老人突然跌倒,“跑腿人”是不是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代取货物时,如果发生“短斤缺两”现象,公司和雇主之间的纠纷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我们暂时还不知如何解决。”张伟坦白地告诉记者,因为还没有出现过先例,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在电话中尽量和雇主就一些细节加以强调,譬如尺寸、大小、分量和万一服务失败造成的后果,“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吧。”

  专家指出,如果一直缺乏合同,没有设立限制范围,“跑腿公司”很难有所发展,甚至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

  专家还提醒:“不排除会出现一种可能,跑腿公司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参与到一些违法事件中。”

  准入低服务质量不高

  办家“跑腿公司”难吗?一点都不难。和目前沪上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一样,“跑腿公司”的技术含量低,启动资金不高,用张伟的话来说:“谁都能开”。

  据了解,上海首家“跑腿公司”规模非常小,但客户不断,由于人手太少每天还不得不拒绝好几单,可见,“跑腿”有市场需求。但若是大大小小公司一拥而上,情况会变得如何,服务质量会不会下降?

  采访中,有市民告诉记者,找“跑腿公司”帮忙,不在乎钱,在乎的是时间和效果,如果服务不规范,交易缺乏公平,不能急人所急,想人所想,自然难让自己放心。

  “这种情况很难避免。”于海教授指出,“跑腿公司”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劳务服务公司,由于要拓展市场,必定会使用大量低成本劳动力,这随即就会带来从业者素质不高的难题。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刻不容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