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更多地“组织”农民建设新农村 ——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5:4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更多地“组织”农民建设新农村 ——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温铁军,知名“三农”问题专家,从事了20多年的农村调查研究。曾获得CCTV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并担任“中国环境大使”。

  “三农”问题并非中国独有

  作为一个用“脚”做学问的学者,温铁军三年前就在河北农村建起了晏阳初乡村试验学院,但他的目光不只是脚下这片土地。

  2月15日,在郑州举行的“全球化与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温文尔雅的温铁军,尽管演讲的内容遭到了一些同仁的“炮轰”,但他始终带着微笑,阐释着他的《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并非中国独有,也并非发展中国家独有,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温铁军说,日本、韩国等,尽管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照样存在“三农”问题。

  温铁军认为,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战略,但在发展模式上,决不能简单化地照搬西方的理论、政策。

  “有人希望把美国的农业经济理论、制度和政策翻版到中国来,但事实上并不适用。”温铁军认为,欧美模式有它特别的背景,这些国家每个劳动力对应的土地规模是中国的800多倍。而中国小农经济几千年亘古不变,而且土地严重短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以小农经济的基础去照搬欧美模式,其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温铁军说。

  国家惠农政策要有载体

  从现在的农村过渡到新农村,首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首要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温铁军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按照中央的精神,转变观念,放弃单纯追求GDP,放弃以招商引资论英雄。

  “‘大包干’以后,我国农民基本上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要帮助农民,就要帮在根本上,那就是帮助农民组织起来。”他说,因为高度分散的农民不可能和外部成规模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形成正常的契约关系。

  温铁军举例说,像河南这样的粮食主产区,靠这点有限的土地和种粮收益,来维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很难。在分户经营情况下,农民在种粮上的投入和产出,如果计入劳力投入的话,农民的收益往往会是负数。

  “仅为农民提供一些种粮优惠条件,甚至于提供更多直接收入补贴,以缓解农民种粮收益低的状况,这仅仅是‘缓解’。要从根本上解决,还必须改变过去重投入、轻组织的倾向,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农民的合作能力,加强基层的组织建设,农村有了组织载体,才能对接上国家资金的投入,对接上国家政策的投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够让农村尽快富裕起来。我想这也是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引起重视的一件事情。”

  建设新农村,要调动农民积极性

  在当前建设新农村中,如何发挥农民这一“主体”的作用?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俗话说‘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温铁军说,从2003年年初,党中央明确把“三农”问题强调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来,各地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已经给农民的好政策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已经给农民的实惠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过去一说支农惠农,政府光嘴上说说,‘口惠而实不至’,农民积极性怎么能高起来?现在不一样了,中央财政正逐年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各级政府手里不是没‘米’了,而是有上千亿的投入资金。”温铁军担忧地说,“问题是,有了钱以后,如何让财政增加的投入成为一个‘杠杆’,撬动农民的积极性?”

  “我的导师杜润生在上世纪80年代就说过‘千投入万投入,不如调动一个农民积极性的投入’。在政府有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建立有效组织,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受益、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让基础设施可持续地发挥作用。”温铁军说。②10

  图为温铁军在演讲。

  本报记者李建峰摄

  □本报记者田宜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