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质疑“有压力,才有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9:53 四川新闻网

  “有压力,才有动力”是竞争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这个口号走进了学校,就成了鞭策师生的日常用语。于是,各种压力铺天盖地地向师生涌来。可是,实际效果又如何呢?师生师生真的就有动力了吗?

  据报道,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对杭州市31所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由于教师的心理压力等原因,已有50.8%的教师不想当教师,有13.25%的教师不喜欢或很不喜欢自

己的职业,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有13%的教师存在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如此惊人的数字,难道还不值得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吗?这么多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如何能搞好教育工作?

  据已公布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

  来自北京部分中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据介绍,目前厌学的学生部分成绩很差,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内在驱动力不够,严重的则表现为自暴自弃。

  由此观之,我们不得不质疑“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个口号的正确性了。为什么在剧烈竞争压力下,没有产生动力呢?物理学告诉我们: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然而,如果压力使弹簧超过弹性限度,则不会产生弹力。

  “适当的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的表述,或许要更准确些吧?现在的广大师生受到的压力是不是超过了“弹性限度”了呢?是不是该适当减压呢?(倪先德)

  本文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新闻网立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