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艺术梦想怎能匆匆“赶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14:03 新民晚报

  

艺术梦想怎能匆匆“赶制”

  明天,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就要迎来首场考试,赶考前,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高三男生小桑(化名)已经接受了两周的“魔鬼训练”,每天十几个小时不离画桌

。由于以前只在业余时间学过一些装饰画,他这两天正针对素描、速写、色彩3个科目进行“车轮”大战,当大学美术教师的爸爸则天天陪伴在旁辅导。

  和小桑一样,在本市一些高中,新学期开学已近一周,有的同学却始终未曾露面,原来,十有八九是为了应对艺术专业考试而在家专心备考。一位高三年级班主任对此有些担忧,他告诉记者,备考的学生中不少并没有特殊艺术天分,只是到了高三甚至是2个月前才去各种各样的“艺术专业考强化班”报名,如此“赶制”出来的梦想,又有多少能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室外经常有陌生的脸庞在张望,原来,这是考生们提前来“踩点”了,而早在二三个月前,艺术类的教授们早已“求师”电话不断。

  上海学子忙统考,上海戏剧学院等几所接受全国报名的自主招生院校周围,大大小小的宾馆则迎来了营业旺季——不少外地考生早早就驻扎进了考点,找老师“特训”自然是主要目的。通过考前辅导“透题”?这绝对不可能!本市某高校美术专业一位教授坦言,“谁也不敢猜考题,万一猜错了,大家都尴尬”。

  业内人士质疑,“工匠式”的训练对于选拔艺术新星,究竟有多大促进作用?在国内某艺术类院校的入学考题中,曾有一题要求学生画出“一个苹果从2楼摔下后产生的形态艺术”,这倒是对考生想象力和艺术思维能力的全面考察,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了避免过多“艺术工匠”的诞生,让年轻人的艺术梦少些“功利味”,艺考本身能否也考得艺术些?本报记者陆梓华实习生胡琪

  由于2005年“超级女声”异常火爆,吸引了更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把孩子送上音乐道路。昨天在上海音乐学院招生现场,拥挤着替子女前来报名的家长本报记者张龙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