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色金沙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8:45 贵州日报

  在毕节地区,金沙县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大哥”,黔北电厂的建设运行既拉动了煤、铁、镁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2005年,该县完成财政收入6.4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00多元。

  1935年3月14日,红军“二渡赤水”,红三军团由泮水出发进抵金沙,随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带领下完成“四渡赤水”并穿越敌军遵(义)仁(怀)封锁线进入

金沙境内,经过短暂休整后随即南渡乌江。1936年2月10日,红二、六军团部分部队在军团长肖克的率领下,进攻金沙(原属黔西县打鼓新场)守敌,随后顺利转移黔(西)大(方)毕(节)根据地。红军长征转战金沙,足迹踏遍了19个乡镇的山山水水,洒下了革命的鲜血,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金沙县城东部的沙土镇上,有一处刻有石雕的罗家大院遗迹,这里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首长的住所和指挥部。街上上了点年纪的人们回忆说,红军来到这里后,带领穷人分了地主老财的盐、粮,枪毙了作恶多端的地方保长,为老百姓挑水、担柴、扫地,和老百姓亲如一家。老百姓就编了顺口溜唱:“红军到,干人笑;白军到,干人叫;要得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

  沙土镇北部的木孔乡,是红军“菜籽坳伏击战”的主战场。这一战,红九军团击溃敌军7个团,俘敌1800多人,缴获枪支1000多枝,不仅狠狠打击了尾追之敌,也使得附近的敌人闻风丧胆,退而不敢应战,从而有力地配合和掩护了主力红军的南进。“红军爱人民,人民爱红军”,红军驻扎期间,与当地的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湾子村年近80的何万春老人回忆说,红军战斗结束后继续行军,一个姓罗的红军重伤员被秘密保护在村民蒋秀恒家,得到群众的精心照料,直到伤愈。长沟村群众回忆说,村民尚子清家也秘密保护过一个江西籍红军重伤员,这位叫李文修的老红军解放后还致信乡政府,感谢尚子清家的救命之恩。

  城关镇是金沙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前属黔西打鼓新场。城郊的高岩寺当年是红二、六军团打鼓新场战役的主战场。陪同的同志介绍说,红军走后,播撒下的星星之火继续蔓延。1938年,当地进步青年李绍夫、蓝运富等联系到中共贵州省委工作委员会并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宣传抗日反蒋主张,开展武装斗争,创办了《铁血》、《乱碰》墙报,创建了地下党组织。

  站在高岩寺上俯瞰金沙县城,但见街上车水马龙,红红的喜庆灯笼两旁高挂;东边巍巍的群山脚下,数千亩油菜田间,古朴整洁的农舍点缀其间。这个保持着鱼米之乡特色的革命老区,正踏着工业强县的步伐,向整体富裕的目标前进。

  作者:陈俎宇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