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车浪费背后的“公地悲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9:20 金羊网-新快报

  温明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刘光复在两会发言中提到的数字令人咋舌: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几乎和2006年的国防开支相近。(3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当下,公车浪费尽人皆知,然而,公车私用费用几乎和国防开支相近!还是让笔者

目瞪口呆,伴随着三次公车改革浪潮和公车管理风暴,为何公车私用耗费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加疯狂和暴涨,这种结局的确让人遗憾与茫然。

  其实,这种浪费现象恰恰暗合了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概念: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而公共资源一旦无人在意和关怀,最终直接导致的却是对资源的“掠夺化”。相对于公车消费来说,公车的埋单者永远是“国家”,个人是理所当然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正是这种无视国家公共财源、无视纳税人疾苦的“公地悲剧”才使得公车消费成了难以驾驭的疯马。

  从这一点说,纳税人所有激愤和呼吁,都完全是一种“对牛弹琴”,公务员已经有意无意地陷进了“公地悲剧”的泥潭,再有什么制约政策,再有什么改革“风暴”,都会被他们间接“解读”和另类“思考”。因此,要想重塑公车形象,力避公车私用和浪费,除了加大思想教育,提升自我感悟之外,最现实可行的督促和监督办法,就是把“公车浪费”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中、之重、之首———只要“勤俭节约”不合格,就毫无余地地把他排除在升迁的队列之外。

  公车改革另一个必须直面的就是外界的监督和法制的惩戒。不可否认,不管是哪一次的公车改革风暴,都没有脱离同一个症结,即公车改革完全取决于政府部门内部的自我监督和自觉规范,很少甚至完全忽略了普通民众的监督。要知道,公共财政的使用问题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自然应该接受民众监督,听取民意。

  最后是如何惩戒和怎样惩戒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国家政策、规则出台不少,可面对每年以20%的速度上升的公车采购,面对能与国防开支相“媲美”的公车乱消费,我们又看到几个因此而被惩戒的官员?可见,缺乏了法制的严惩不贷,就无法改变“吃公家,用公家,肥自己”的“公车悲剧”。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