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年报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1:08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邓海南

  每每路过新街口时,我都会把目光投向中山路和中山东路的夹角处,那里曾是南京日报的旧址——一座不大的二层建筑,后来加盖为八层,再后来被拆成了空地。但在那里当过报人的经历,却不会从我的记忆中消失。报社的门牌应该是中山路2号,报社的建筑是曲尺形的,在二楼曲尺的转折处,就是我的办公室:南京日报副刊组。站到办公室的阳台上可以

俯瞰新街口广场,而我的办公桌紧靠着门口,背后是报社里整日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等。

  把我调进南京日报的是当时的总编辑罗小平。进报社之前我只是一个没有文凭的青年工人。但罗总编看过了我送去的作品后,便果断地决定要我,这一决定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使我从一个工人变成了一名报人,从一个向报刊投稿的业余作者变成了一个审阅和选择来稿的副刊编辑。我的报人生涯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对我为文和为人都获益匪浅。

  首先是对文字的锤炼。在到报社之前,虽然我已是个小有名气的诗歌作者了,但当作者和当编辑毕竟不一样。当作者只要有才华就行了,而当一个好编辑,则要有识别才华的慧眼,还要有公平公正之心和足够的细心与耐心。识别才华这一点不难,好的稿件总如投石水中,会激起你心湖的一片波澜;难得是要从一大堆无用的稿件中找出那一两页、两三页好文字来,这就有点沙里淘金的意思了。而且淘到的金粒往往成色不足,需要做编辑的来加工提纯。那时候的南京日报远没有现在的报纸这么厚,只是一张薄薄的四开小报,副刊的篇幅就更有限了。我负责编诗歌和散文,一般每首和每篇都限于二十行和千字左右,要在这样小的螺蛳壳中把道场做好,必须具备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的能力,这不能不使自己十分认真地对待文字。我现在时不时地为报纸副刊写些千字文,当编辑的朋友们还能看得上眼,这文字功夫应该就是那时候练就的。

  为人的历练或许是更重要的。在我前面的办公桌间坐着先我进入南京日报的同事们:宽厚平和的组长苏隽、热情洋溢的副组长赖祥、细致沉稳的叶庆瑞、有激情而不失缜密态度的刘宇庆……是这些年长于我的同事们教会了我画版等等编辑的业务,也熏陶着我在工作中如何收敛自己个性的锋芒,更好地融入到一个和谐的群体之中。记得有一次我在退稿时对稿件批评的措辞不够恰当,结果引起投稿者盛怒,把我的回信撕得粉碎寄回并附了一封信加以讨伐,想来那是因为我较早出名,年轻气盛所致。好在我和那位作者不打不成交,再后来这位作者也进南京日报成了编辑。

  在南京日报的三年最令人欣慰的是交了一批朋友。二十多岁的年纪是最容易交朋友的时候,而无论是我当编辑的职业位置和报社所在的地理位置都处在一个便于与人交往的十字街头。有作者送稿或诗友路过都会到副刊部来一坐,到了吃饭的时候,街对面的老广东或胜利西餐店三五块钱就够两人吃一顿饭,手头紧张时就带到楼下去吃报社的食堂。重要的不在于吃,而在于以文会友或以友会文。1979年到1982年间,正是改革开放后思想最为活跃的时候,相对坐而论道,精神会餐一通,实在是其乐融融!

  还有就是在当时有幸得以观看了一批高水平的演出,印象深刻的有德国科隆室内乐团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管乐队的访华演出:一个华贵细腻之致,一个粗犷豪放之极。如果不是当编辑兼做文艺记者,我恐怕会错过那样精彩的演出。如果观看演出也算是一种财富积累的话,那三年间我积累了为数不少的精神财富!

  对于南京日报,特别是当时的罗小平总编,我有一种感激之情:在我还是一个工人时接受了我,又在我想当一个专业作家时放开了我。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收一放之间三年当报人的经历,我才能够成为现在的我。

  (编辑叶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