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0:50 大江网-江西日报 |
观点提要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堡垒。 ●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在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推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以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强不强,农村党员干部素质高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当前,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存在着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工作一般化的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必须着眼于增强班子活力、提升党员素质,大力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堡垒。 积极推行“两票制”选举,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农村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中来。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由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办法,民主选举村党组织班子,让党员、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扩大党内民主,促进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深入推进“三培两带”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本领。“自己不会富、不配当干部”,“光顾自己富、不算好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不仅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对此,要巩固发展近年来我省开展的“三培两带”活动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类培训、定向培养、结对帮带、政策扶持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拓展帮带范围,提升帮带水平,抓好“三培两带”基地建设,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党员培训的课堂和群众致富的桥梁,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 改革村党组织设置,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的要求,推行“支部加协会”、“协会带农户”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真正使村党组织活起来,党员干部动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推行“支部分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为不同类型、专业各异的党员发挥作用搭建新的平台,把农村党员的“作用力”和“兴奋点”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上来,使他们成为生产发展的主力军、生活宽裕的领头雁、乡风文明的好典范、村容整洁的建设者、管理民主的带头人。 以加强部门包村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做好部门包村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有力抓手,也是各级部门改进机关作风的一项有效措施。各级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都具有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要努力把部门包村点办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按照“建强组织堡垒、做大支柱产业、规划村落建设、美化村落环境、健全社区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加大帮扶力度,集中力量搞好包村点的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样板,作出表率。 要认真实施县、乡、村三级便民惠民服务工程。县市部门和乡镇站所作为党和政府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的好坏。为此,要积极整合县市部门和乡镇站所的工作力量,成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便民惠民服务网络,促进县市部门和乡镇站所下移工作重心,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提供证件代办、信息发布、农技推广、农资配送、纠纷调解等高效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着力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把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以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做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 大力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税费改革后,每个村的村干部只有3人至5人,要组织带领群众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力量还显不足。成立村民理事会,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一民间性自治组织,把村民的思想统一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智慧集中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要依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致富能手、妇女骨干、离退休干部“五大骨干力量”,民主选举村民理事会成员,发挥他们在宣传农村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服务经济发展、调解矛盾纠纷、监督乡村政务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从而构建“党委政府搭台、理事会组织、农民群众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积极推进村级重大事务票决制。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还权于民,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必须由群众说了算,确保广大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事务,必须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投票表决,切实提高村级事务科学决策的水平,增强广大群众对决策的认同感。只有如此,才能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真正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巩固发展好民主评议党员、村干部的好经验、好做法。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带头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其工作做得如何,群众心里最清楚,群众也最有发言权。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村干部的经验做法,组织群众对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督促他们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尽心尽力抓好新农村建设,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刘伟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