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强县战略”带来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6:1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强县战略”带来了什么?
题记

  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非一策一法之能,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而,2004年以来的两年是我省历史上县域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两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之好、活力之旺,令人振奋。梳理审视两年的“强县战略”,成效值得总结,经验值得汲取。县富则民富,县强则省兴,要实现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宏伟目标,我省县域经济这块“基石”必须

夯得更牢。②3

  县域经济:“基石”分量更重

  本报讯(记者朱殿勇)“增长最快、活力最旺、发展最好”,这句对近两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评语,来自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近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

  数字聚焦

  前不久公布的中部地区百强县中,我省占到37个,中部综合经济实力前十强县中,河南占据6席。

  统计显示,2005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7247.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8.8%;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8.1%,两年提高21.2个百分点;两年间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8.89亿元,占全省的60.3%,与2003年相比提高14.6个百分点;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97亿元,比2003年增长59.8%;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66个,超3亿元的19个,超5亿元的10个,分别比2003年增加17个、16个和10个,县级财政困难状况有了根本缓解,各县经济实力普遍增强。

  专家点评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冉对此感到振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这项战略成效显著,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王冉说,强县扩权,我省在全国启动得并不算最早,但两年来成效却非常显著。简政放权,多予少取,促强扶弱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使得县域经济呈集群化发展态势,这说明我省抓得实、抓到了点子上。

  “2004年县域经济起步时,我省大胆设定了2007年县域经济要完成的财政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预期目标,在2005年底就已超额完成,中原崛起的这块基石分量越来越重了!”②7

  发展之力来自哪里?

  本报讯(记者朱殿勇)两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呈现你追我赶、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发展之力来自哪里?

  政策助推县域经济起飞

  扶持、放权、让利,2004年以来,我省对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仅财政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支出就达460亿元,县域经济在扶持引导中壮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鹿邑县马铺乡姬庄村今年春节通上了柏油路,村民们都说“多亏党的政策好,今后不再走泥路了”。欢喜的还有这两年全省通了油路的1万多个村的父老乡亲。

  义马市最近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100元,并将部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范围。这些好事,有赖于政府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太康县委书记普锋道出原由:“各项支农好政策解除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后顾之忧,县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惠农添了‘活水’。”

  非公经济担当主角

  许昌县桂村乡周胡村的周小洁写信给妈妈说:“在瑞贝卡上班才两个多月,工资已拿到500多元,再干一段时间,能涨到八九百元呢!”

  如今,许昌县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已达110多家,该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和童鞋基地,农民不出县,就能找到活干,且收入不菲。

  事实上,非公经济已成为拉动我省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2005年,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6%,两年提高8.3个百分点;实现税收199.22亿元,占全省县域税收的69.5%。

  工业化成为强劲引擎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各地抓住了工业兴县的“牛鼻子”。两年间,县域工业完成投资2151.4亿元,占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7%。2005年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3436.6亿元,两年提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3%。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岳文海主任说:“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公共财政覆盖面扩大,项目审批权下放,经济管理自主权下移……诸多因素促使一大批县市选准了突破口,找到了关键点,使县域经济蓬勃发展。”②13

  一样的目标不同的路子

  本报讯(记者朱殿勇)“找到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发展路子”。这是我省一批县域经济强县、快县的共同心得。

  我省不少县(市)突出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开放型经济,走出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典型案例:工业强县型

  永城市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3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万元,主要依托煤炭和农产品两大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煤-电-铝、煤-煤化工、煤-电-建材为主导的“黑色经济”体系和以白酒、面粉为主导的“白色经济”体系。培育了煤炭、电力、建材、农产品加工、酿造等支柱产业。

  专家视点省委政策研究室王永苏副主任:“永城、巩义、义马、禹州、辉县、偃师等一批有资源优势的县(市),依托优势,招商引资,以工业项目为载体培育支柱产业,走出了工业强县的好路子。”

  典型案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鄢陵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切入点,做大花木这篇文章,培育出20多家龙头企业、30多个花木示范村,带动2.3万农户从事花木产业,全县花木年产值16亿元,成为“中国花木第一县”。新县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开拓劳务市场,仅在国外务工人员常年保持在3500人左右,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

  专家视点省农业厅厅长张广智:“夏邑、临颍、潢川、固始、延津等一批县(市)围绕“农业资源、劳力资源”两大优势,实施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找到了适合农业大县的发展之路。县域经济重在发挥比较优势,要审视自己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理清发展思路,才能找到出路。”②13

  春日,濮阳市世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包装红掌。这家公司是当地花卉生产的龙头企业,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市场指导,帮助50个村发展鲜切花面积6000多亩。⑧3本报记者王天定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