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的冬天有望绿意盎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8:2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于飞

  【金陵晚报报道】 南京的冬天,除了雪松和樟树、女贞等树木之外,大家看到的有着绿色大叶子的植物相对较少。为了让冬季的南京也充满绿意,园林工作者不断引种常绿阔叶树木,在经过长期调查后,建立起一套南京冬天里的“绿色数据库”。

  经受“北缘地带”考验

  南京的冬季,以落叶树种构成的城市植物景观往往一片萧索,虽然此时有耐寒的常绿针叶树种可“补绿”,但大多数针叶树种色彩灰暗,树形、叶形及质感单一,造成了漫长的冬季园林景观单调,缺乏绿意盎然的生机。

  近几年来,道路绿化的樟树、女贞和广玉兰等常绿阔叶树木,为冬天营造出些许生机。但如果街道上千篇一律都是这几种树木,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可是在常绿阔叶树种的选择栽种上,有一个难题需要面对:该种树木原先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多数种类耐寒性较差,无法在温带地区存活。

  南京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气候上又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是常绿阔叶植物分布的“北缘地带”,所以它们对气候的反应非常“敏感”。南京林业大学汤庚国教授就带他的博士生毛志滨及中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专家,对南京地区耐寒常绿阔叶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摸清了该种植物在北缘生长存活的“绿色数据库”。

  全城网罗“冬绿”

  专家以南京市及其郊区的植物园、树木园、农林院校、农林科研院所、风景区、公园等为主要调查地点,对露地栽培且引种达一定时间、生长良好的常绿阔叶树进行了全方位调查记录。

  调查中,他们不仅采集树木的标本,还记录了它们的生长条件和生长状态,并了解引种后特别是冬季的抗冻耐寒表现,分析各自的生长适应性情况,按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进行归类。

  其实在牛首山、老山等森林中,冬天还是有不少“野绿”。专家说,南京自然分布着一些常绿阔叶树种,如苦槠、青冈、紫楠、冬青、石楠、乌饭树、构骨、薜荔、扶芳藤、柞木、络石和胡颓子共12种。它们都依存于次生落叶阔叶林中,构成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

  “冬绿”偏安一隅

  除了郊区的森林之外,南京冬天里的绿色多藏在哪里呢?据了解,20世纪2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急需改变冬季景观单调和灰暗的状况,南京城区开始引种樟树,近年来城市绿地又引种了乐昌含笑、杜英等常绿阔叶乔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城市露天栽培的主要常绿阔叶观赏植物有25种,分别为:樟树、广玉兰、桂花、女贞、枇杷、珊瑚树、杨梅、含笑花、火棘、蚊母树红花木、洒金桃叶珊瑚、栀子、冬青卫矛、山茶、茶梅、黄杨、匙叶黄杨、海桐、阔叶十大功劳、十大功劳、南天竹、八角金盘、常春藤、小蔓长春花等。

  从生活型看,这25种“常绿”树木中,仅樟树和广玉兰为常绿乔木,女贞、枇杷等5种为小乔木,灌木有16种,藤本有2种。从生长适应性看,樟树、桂花、女贞、蚊母树、海桐等已能完成自己的“天然更新”,市民在冬天的街道上也能发现其踪影。

  冬天的南京要“补妆”

  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地区的植物园、树木园和农林科研院所院校陆续引种100多种常绿阔叶植物,在南京地区能露天栽植正常越冬,有望在园林中推广运用。

  专家告诉记者,经实地调查和分类鉴定,初步统计出目前可以在南京露天栽培且能正确定名的常绿阔叶树种有109种,其中乔木和小乔木28种,大灌木23种,灌木34种,小灌木19种,藤本4种。根据这109种树木生长方式和对阳光的“敏感性”的不同,专家按层次为其在南京的存活建立了“数据库”,让南京的冬天不仅绿意盎然而且错落有致。

  南京“冬绿”将成省范本

  专家介绍,与原产地相比,由于降水偏少,温度偏低,土壤与原产地也有一定差别,这些常绿阔叶树种在南京地区生长或多或少带有“胁迫生境”的性质。所以,在引种常绿阔叶树种时,应该挑选中旱生、喜光类型偏少,多为中生中性的。另外,这些树木往往在空气湿润的立地条件下生长更好,许多在原产地为喜光的树种,向北引种南京地区,为保持水分平衡,减少蒸腾,只能生长在光照条件中性的生境。

  在江苏省,南京地区的气温多低于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南京地区能够引种成功的常绿阔叶树种,在苏州、无锡、常州均能正常生长,可以认为南京地区是耐寒常绿阔叶树种引种分布的关键地区。(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