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沈万三后裔千里送曲谱,《茉莉花》成对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8:2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实习记者仲毅金陵晚报记者周扬天宇

  【金陵晚报报道】 还记得《茉莉花》那熟悉优美的曲调吗?但是远在贵州屯堡的沈万三后裔,也有自己的《茉莉花》版本。昨天,刚抵南京的沈万三后裔一下火车就送了南京老乡们一个见面礼:在贵州流传了600年的《茉莉花》曲谱。

  去年底,《金陵晚报》关于“好一朵茉莉花源自明代南京”的报道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市民的关注,很多专家和市民都建议将《茉莉花》列为南京市市歌,民建南京市委更是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议案希望将《茉莉花》确认为市歌。远在贵州天龙屯堡的沈万三后裔们听说《茉莉花》源自南京的消息后,也在自己的家乡搜罗起了有关《茉莉花》源自南京的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们便在当地找到了曲谱,并不远千里将证据带了过来。

  昨天下午,金陵晚报记者就在夫子庙青年旅馆内见到了屯堡人带来的、六百年前随着沈家一起流落到贵州的《茉莉花》曲谱。

  “这是我们在老家寻访了3天,才找到的一位八十多岁的民间艺人唱给我们听的。”此次带队的当地沈氏族长沈向东告诉记者,现在在屯堡会唱《茉莉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不过这次寻根团里有位70高龄的老人尹远祖仍然会唱。既然是沈氏家族的寻根团怎么会出现尹姓的老人呢?尹远祖告诉记者,因为他的祖母是沈家人,所以他也一同前来寻根。说起自己非常熟悉的《茉莉花》,老人现场就唱了起来:“一寸光阴一寸呀金呢呀莲花乐,寸金难买寸光阴呀,荷花一朵莲呀,茉莉花。”

  老人唱得声情并茂,但是记者却有些听不明白了。这歌词怎么变了?而且前一句的调子也与现在传唱的《茉莉花》不同,到了最后一句才变成大家熟知的《茉莉花》曲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尹远祖笑着解释道,这《茉莉花》经过六百多年演变已经和当地小调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这《茉莉花》在我们当地已经变成了对歌的形式了。”也许是因为处于山区的原因,屯堡人便将对山歌和从南京带去的《茉莉花》结合了起来。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在山里对歌了,只有在逢年节的时候才有表演。歌词是由歌唱者根据现场情况和想要表达的意思现编而成,但是最后还要回到茉莉花这个主题之上,而对歌者也需要如此操作。

  歌词是这样,曲谱也是同理,前半段是当地的山间小调,到了后半段又回到了《茉莉花》的原调上。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当地,《茉莉花》前半段的曲调至少有五六个,可以不断轮换使用。

  “可惜这次来得太仓促了,等回去以后我会好好收集一下,用快递寄给你们的,毕竟这是我们同根同源的铁证。”

  昨晚,寻根团的沈氏族长沈向东代表屯堡沈氏将流传在贵州屯堡的《茉莉花》曲本赠送给民建南京市委,而民建南京市委则回赠了南京的特产——云锦。沈向东告诉记者,他们这次来南京给家乡父老带来了不少礼物,其中就包括了《茉莉花》的曲本,还有其他的一些礼物将会赠送给有关单位。

  据悉,今天寻根团将参观和寻访在南京与沈万三有关的众多遗址、遗迹、街巷,如传说中由沈万三捐资建造的明初聚宝门(今中华门)、沈万三纪念馆、箍桶巷、木匠营、赛公桥。此外,他们还将拜谒600年前下令让他们祖先迁居贵州的帝王朱元璋陵墓——明孝陵。(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