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统计局长应姓“真”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9:00 南方网 |
南方网 亦 菲 在人们的心目中,编入政府部门序列的统计局长似乎是最没权力的一位。“只是统计统计数字而已”,不少人们如是说。然而,时下关于统计局长的话题多起来。近日有网友竟如此问:统计局长究竟“姓”什么? 统计局长“姓”什么?并非是无聊之问,而是发人深思之言。 人们关注统计局长的易人,不仅是关注政府序列中的一位官员,而是关注到统计在“十一五”规划中的特殊地位。有媒体指出,按“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国家统计局亟待建立起一个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各地区、各行业节能降耗的统计发布制度,研究制定不同功能区域的评价指针和划分标准,统计制度改革在2006年将继续深化,为减少各界对统计数据的质疑,完善统计制度,统计局正在全面改革调查管理体制等等。这个评价是否确切,有待实践去检验。不过,十届四次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后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均对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一段掷地有声的话,要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把各项工作和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而在新华社关于3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报道中也有这么一个明确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所有工作都要讲求实效,加强调查研究,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督促检查,健全问责制等等。可见,真抓实干,反对弄虚作假已成了新一年政府工作的要求与要义。而真抓实干,体现在不但需要通过会议讨论,通过领导现场检查,还要通过统计的报表反映出来。而统计报表往往为各级领导决策某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比如,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官员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之风愈演愈烈,公费出国有增无减。据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大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以上。与公车消费相联系,据各种资料显示,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二者相加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如果财政收入按3万亿元计算,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这个问题能引发人们的关注,个中之因,不是靠猜测,而是据统计部门的数据反映。假若报表反映的数字失真,那么,不但达不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而且会出现胡干蛮干的可怕局面。在这方面,历史的教训人们记忆犹新。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之所以令人头脑发昏,其中,“胡统计”、“乱统计”、“添水统计”帮了倒忙也是不可推卸的原因。可见对统计的关注,就是对真抓实干思路的关注,也是对“十一五”规划能否预期实现的关注。 统计官员要姓“真”,就是要求统计官员忠实履行职责,做求真务实的官员。许多经验告诉人们,求真务实不是讲在嘴上那么轻松,也不是写在文件中就可以实现,常常伴随着一场名与利的较量。那位因贪污被判处死刑的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当县委书记时,大笔一挥将上报的乡镇企业收入由几千万人民币“变”为几个亿人民币,而他当中共阜阳市委书记时还命令阜阳市统计局将“九五”(1996-2000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目标定为22%;实际上只有4.7%。王怀忠造假目的在于显政绩,也是为着升官。假若在这个时候,当地的统计官员能挺身而出,据“实”力争,向王怀忠发出忠告,也许王怀忠会有所收敛。诚然,发出“忠告”的统计官员也可能遭遇“穿小鞋”、“摘帽”之命运。可见,坚持真抓实干就必须与名利思想作斗争。真正有为的统计官员是“有碗讲碗、有碟讲碟”的官,应是利用确凿的统计数据为地方政府当好参谋,为人民群众提供准确的经济社会生活数字的官,也是脚踏实地埋、头敬业之官。公众关注一些地方统计局长的晋升与工作,就是祈望统计官员在解决“统计造假”这个老大难问题上敢于碰硬,像审计长李金华那样有所作为。 统计局长姓“真”,还应有过硬准确的统计真本领。公众关注到,在“两会”期间,身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邱晓华是被媒体追踪的目标。对于“十一五”规划纲要问题,邱晓华表示:将从今年开始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和主要行业单位能耗情况。中国节能降耗的潜力很大,只要大家都重视,真正建立节约意识,资源稀缺意识,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而在道出邱统计工作新思路的同时,人们都注意到邱已担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的专业水准。显然,统计官员能有作为,需要专业水平。而在此方面,一些地方统计局似乎任重而道远,必须痛下决心加以克服。而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统计工作的要求随之增高。比如最近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周禹鹏到上海市统计局检查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统一思想,提出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和意见,确保统计结果符合上海实际情况,具有可靠性、权威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编辑:东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