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交响--贵阳市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9:07 贵州日报 |
开篇的话 在“十一五”建设大幕拉开的第一个春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响彻黔中大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按贵州农村经济分区发展的思路,提出我省农村三种不同地区的发展要求,即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基本解决温饱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小康的地区,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率先突破。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和全社会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省各地干部群众正满怀激情投身新农村建设,谱写着新农村建设的华章,并出现了“四在农家”等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成功探索。 按省委宣传部部署,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建设新农村”专栏,及时报道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以期营造建设新农村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都市的繁华与喧闹。 而在贵阳市决策者心中,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的高楼根脉相连的村村寨寨及180万农民,更是他们深深的牵挂。 数据显示,近几年贵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农”工作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市的牵手下,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3月,记者在开阳、修文、息烽、清镇及花溪、乌当、白云、小河等县市区农村采访,目睹了正在发生着的一系列乡村变革,以及贵阳农民写满由衷喜悦的笑脸。 城市和乡村两种风格迥异的构图,组成了大贵阳独具特色的和谐风景。 “大农村”定位折射强市必先强农理念 3月上旬一天,记者来到修文县谷堡乡水口村下坝村民组78岁老农陈顺强家。 还有10多天,陈老汉的幺儿就要结婚了。一家人正在新盖不久、贴有白色瓷砖的砖房里忙活着。 当地干部拿出一张登有2000年12月28日陈老汉在这个小院与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合影的县报。虽同一地点,背景却天壤之别:照片上是陈家7口居住的仅20多平方米的低矮破败茅草房。 王晓东在这个村的农户家住了3天。这3天,他非常不安地看到这样的现实:解放50多年了,在省城的周边竟然还有一些农民住在茅草房里! 3个月后,贵阳市彻底摸清了全市居住茅草房的贫困户共有37562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定要在3至5年内由政府帮助农民改茅房为砖房的决定。到去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对15万住茅屋的特困群众的庄严承诺提前实现。 记者后来找到陈老汉的照片上县报同一天的其他媒体,看到了一幅贵阳城市新貌的图片。这两张图片不经意的对比,无意中吻合了贵阳决策者在广泛调研后,对贵阳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得出的一个形象结论:相对于城市经济,贵阳农村经济明显“短腿”,试想,一腿长一腿短的人行走都困难,何谈快跑! 对于在贵阳市户籍人口中占53%的农业人口而言,没有他们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对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80%以上、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市GDP1/3多的农村而言,没有农村经济的跨越就没有全市经济的跨越。 于是,在贵阳市委的文件中,有了如此客观的定位:实行市带县体制后,贵阳的发展格局是“大城市、大农村”。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现代化,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大城市”和“大农村”的互动和交响,成为贵阳市干部的共识。 几名接受记者采访的贵阳干部说,大农村之“大”,一是数字概念,是说我们农业人口的比重大,农村面积大;另一层则是认识上的转变,尽管贵阳农村经济在全市总量中并不算太大,但“三农”问题不解决,贵阳就无法实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表率、走前列。 在城市发展不可削弱、农村发展更需要加大投入的情况下,有限的财政资金严重不足怎么办?面对这一难题,贵阳市找到了妙解:城市投入主要依靠经营城市,通过市场手段广纳社会资本,尽可能腾出资金支持农村发展,并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各界投资“三农”,参与农村建设。 采访期间,常听贵阳的干部讲到“三个同等重要”:农业和工业同等重要,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同等重要,农民问题和居民问题同等重要。 就任市委书记以来,把每年必在农家住2次以上搞调研作为自己一条铁定要求的王晓东说,省会城市的干部,往往容易不自觉地弱化“三农”意识,淡化对农民的感情;心中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成了一句空话。现在,强市必先强农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市干部的普遍共识。 念好“10字经”让党和政府温暖及城市关怀惠及每个农户 几年前,一组调查数字深深刺痛了贵阳市委一班人的心: 就在以贵阳城为圆心的百来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农村,竟还有30多万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和饮用不洁水;15万人住茅草房;大多数村不通公路;90%的农户听不到广播、看不上电视;21万人尚在温饱线以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势必严重制约农村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增收。 作为以城带乡最直接的切入点,贵阳市于2001年明确了围绕“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10字方针,要求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要向农村延伸。 改造茅草房,为贫困户修建新居,成为当年举全市之力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参与。当2004年“改茅”工程提前结束时,整个资金投入达4.5亿元,而由于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和引入新的机制,市级财政的投入不到5000万元。贵阳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用行动实践了“以城带乡、以工哺农”。 “改茅”的同时,“10字方针”的其他工程及结构调整也随之进入这些贫困农户。 “念好十字经,不是轻松的事,没有全社会的财力投入、感情投入、精力投入,绝对办不好。”来自贵阳市农口不同部门的郑勇、潘剑、罗恩华等发出同样的感慨。 除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落实相应的支农项目外,一种叫“双千工程”的干部驻村工作方式有效地对全市农村工作进行了提速。2004年至今,每年1000多名市、县干部驻进全市所有1171个行政村。城市里各行各业的干部驻进村村寨寨,使贵阳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到来自城市的帮助。 开阳是贵阳最大的农业县,在距贵阳市中心130多公里的宅吉乡和高寨苗族布依族乡,都有村民激动地掐指给记者算“党和政府帮我们做的事”:沼气工程、人畜饮水工程、进村公路硬化工程、茅草房改造工程、村村通电视电话工程、良种良法技术传授和农民培训、生态经济示范村建设……村民们说,这几年的变化超过过去几十年。 “这几年各级干部带着各自的任务频繁深入边远村寨,让我们觉得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好像一下就缩短了。”多年一直在乡镇工作的张朝洲道出心里话。 在花溪区芦获村,一块记载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的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投资33万元,解决了238户933人的饮水困难。 记者一算,政府为帮助这个村寨的村民解决“人在山上住、水在山下流、人畜为水愁,吃水贵如油”困难,让清洁的自来水进到每户村民的家,户均投入近1400元。 区水利局干部张吉林看出记者的疑问:“从2003年到2004年两年间,花溪全部解决了11万多农民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且家家自来水入户,政府共投入2600万元,人均远远超过有关规定的200元。像这样的边角村寨,为一户农家就投入上千元,是不是觉得太高了?但解决农民困难,发展了他们的经济,这才是我们算的大账。” 有媒体评论,捆绑城市各方力量,攻克最后的茅草房和最后的饮水难村寨,足见贵阳市重农的决心和亲农的情感。 5年间,贵阳市在“解困工程”、“渴望工程”、“万户小水池”等工程的投入达5亿多元。今年,投入力度将更大。 在一位年轻的“双千”队员的笔记本里,记者看到了他写下的一句话;察民所思,问民所想,虑民所急。 记者在息烽县青山乡采访时,正遇三月的倒春寒,漫天雪花飘飞,气候湿冷。遇见村民陈大全家动工修建沼气池。他作为贵阳市2000年提出农村“四改一气”工程的首批受惠农户,几年来,在政府投入资金和给予技术的帮助下,尝到甜头的他已开始了他家第3口沼气池的修建。 “我喂了8头猪,全家的煮饭、洗澡都用沼气。”陈大全给记者算了账:一口池一年可少支出1500元的煤钱,或者减少3亩薪炭林砍伐。 贵阳市下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工程以及相配套的改圈、改厕、改灶、进户路改造工程,被有关专家称为“对贫困山区农民千百年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生产方式都具有变革性意义。” 到去年底,贵阳市帮助农民建沼气池近10万套,共投入资金2.3亿元。 贵阳市以新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目前已使2353个自然村通了广播,4634个自然村通了电视。按一位市领导蹲村住户看电视后的感受,乡村“数字电视”清晰度比自己家里的有线电视还好。 清镇市百花湖乡三屯村76岁村民王世俊告诉记者,他家单家独户,政府也帮他安装了高清晰的数字电视,这几年政府帮农民办的实事一件接一件。“过去的很多难事,现在都不难了”。 这位农村老人的真实感受,变成贵阳市的严谨统计,则是这样一些数字——— 到去年底,全市1171个行政村完成了有线电视联网或共用卫星天线的“模改数”,2353个自然村通了广播,4634个自然村通了电视。全市70%的30余万农户实现了电视入户。 2000年底提出的每年500公里通乡公路改造,早在3年前就实现了各乡通油路;到去年底,全市完成村寨公路和串户路建设1300多公里,直接受益人口21.5万。 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继白云区、开阳县、息烽县之后,去年逐步扩大试点的县市区已达8个。部分贵阳农民看病可像城里人一样“报销”,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 为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全市80个乡镇已全部高质量建成了远程教育接收站,1171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远程教育接收播放点。 贵阳市为所有农村特困群众建立了救助对象档案。全市年收入625元以下的5万特困农村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今年将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 …… 而所有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并非由财政尚不充足的政府大包大揽。调动全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投身农村建设,激发农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参与热情,是贵阳市探索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新路。2001年以来,贵阳市落实“十字方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44亿元,市财政投入则仅占很小比例。 引领农民在结构高速和机制创新中感受增收喜悦 “十五”时期,贵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连续几年持续快速增收,使很多农民逐渐明白了身边干部常说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发展城郊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都市农业等新名词的内涵。 白云区麦架镇青山村35岁村民秦尧荣这些天心情特爽:本来初春是鲜切花的淡季,但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他就通过村里的“马蹄莲协会”向北京发了40扎鲜切马蹄莲。 而在3年前,秦家和大多数村民一样,还在依靠传统农业过着清淡的日子。今天的秦家瞄准城市种香葱和花卉,仅去年收入就有“好几万元”。还“做梦一样地”修了楼房、买了汽车。 秦家是贵阳发展城郊农业、都市农业的一个普通个例。 就全省而言,保证粮食生产的增长是农业工作的大事。而作为省城周边的区县,怎样让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结构,服务城市多增收,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在几年前,贵阳中心城区周边的花溪、小河、白云、乌当及清镇、修文等地的不少农民,还在为“好好种粮才能吃饱肚皮”与“城市缺啥我们就搞啥,有钱还怕买不到粮”两种观念进行激烈争辩。 今天,贵阳城郊农村花卉、蔬菜、果树、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的蓬勃发展,已在不经意间使纯粹“种粮吃饭”的农民成为“绝对少数”。占全市农户总数80%的农户开始告别传统农业。 市农业局干部彭玉荣告诉记者:“类似白云区青山村一样的特色种植村、养殖村遍布全市农村。” 在乌当区麦穰村全省规模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政府投资帮助农民以公司+农户形式修建的840个花卉大棚颇为壮观。 这些大棚分属500多农户,每个大棚由政府投资4500元、村民自投1500元建成,政府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由农民花卉协会或农户单独向公司进行订单销售。记者看到在大棚里作业的村民王文俊,俨然像工厂里的操作员。 “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在乌当已渐成气候。乌当是大农村小城镇,去年全区16.2万农村人口人均收入3553元。”区委干部唐洁说。 而作为“大城镇小农村”的小河等区,也同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提出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三化并举”发展思路。 贵阳市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省会城市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农村按照“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要求,围绕城市所需实现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渗透和延伸,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在各级政府和干部的真情帮扶下,初步形成覆盖全市所有县区市的果树、蔬菜、奶牛、肉牛、花卉、生猪、中药材、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等8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干部张林俊介绍说。 在“三联乳业”、“好一多”、“老干妈”、“新天”、“威门”等100多家各类龙头企业带动下,走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带动的农村产业化经营路子,使上百万农民受益。 乌当阿栗杨梅、永乐艳红桃、修文猕猴桃成为省内外3大知名水果品牌;小河凯特杏、开阳生猪、富硒米、清镇牛肉、花溪辣椒、息烽无公害蔬菜、白云马蹄莲、乌当非洲菊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地方品牌。 “四改一气”工程在农村快速推进,以沼气为突破口的农村家庭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改变30多万农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走上了“猪—沼气—粮(菜、果)”及“沼气—沼液肥—沼渣养鱼”的新型生态经济路子,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短短几年中,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等概念已经变为贵阳乡村可摸可见可感的现实。而农民全新的农业观念和技能则来自政府和农技干部细致周到的服务。 贵阳市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过程中,按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对全市农村进行划分,并分门别类进行针对性帮扶、引导:近5年间,接受技术培训的农民190多万人(次);获得“绿色证书”培训的农民4.5万人,其中3.6万人获证,平均8户农民中有1名获证农民;849人被评为农业技术员;1171个行政村的1510名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接受了“双带致富”培训;遍布各乡镇、村的远程教育网点,不仅根据农村所需向农民无偿播放农技知识,还让农民各取所需自己“点菜”,干部随即“下厨做菜”,及时为农民提供他们急需的实用技术。 “贵阳农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也得益于创新机制,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调动农民积极性。”开阳县白安营村的农民养猪协会远近闻名,一些外地干部慕名前往考查后如是感慨。 现在,全市300多个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自行成立的各类特色种植、养殖及乡村旅游、运输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活跃在农村,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贵阳的这一成功探索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认为通过协会运作,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并形成规模优势,是让农民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一种创新。 “多予不取”绘就新农村蓝图,加快缩短城乡距离步伐 今年春节前,开阳县南龙乡田坝村村民丁恒举家收到贵阳市委市政府送来的一份特殊礼物———特制年历。 这张彤红喜庆的大年历,不仅有市委、市政府对农民朋友的新年祝福,还有结合贵阳农村实际编创的近300字的“新农村3字经”,以及“建设新村寨、发展新产业、组建新组织、营造新环境、树立新风尚、培养新农民”新农村建设的6大任务等内容。 在政府帮扶下,去年8月开始发展养兔业并迅速成为养兔大户的老丁喜不自禁。“这张年历画让我心里透亮起来了,新农村建设要我们努力去做的事和达到的目标都清清楚楚。”他指着年历把贵阳市新农村建设“6543”工程中的6大任务、5个统筹、4个突破、3项创建以及“十字策”、“四旁绿”、“治八乱”等对记者逐一解读。 其实,同时收到这张贵阳新农村建设“明白画”的,不只老丁一家。全市52万农户,家家都收到了这张令他们格外激动的特殊年历。 “在家看见这张喜庆大年历,就晓得每天该去做些什么事。”花溪区燕楼乡谷蒙村老支书邹家顺高兴地说。 早在去年6月,贵阳市就在各县市区启动了以“生态经济示范村”、“文明示范村”等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发了百万农民比增收、比文明、比创造的热情。今年春节过后,开阳、息烽、修文、清镇等相对边远乡村的许多打工返家探亲农民,纷纷被家乡效益所感染,放弃打工留乡发展新产业和村寨建设。 贵阳市于去年12月作出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扎实有效地推进,要在全省率先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贵阳市市长袁周说,新农村建设不是一阵子的热闹,必须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充分利用贵阳城市经济相对活跃的优势,加强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强力推进;党委政府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者、组织者、设计者和指挥者,让广大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按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要求,绝不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必须健全落实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记者从搜集到的几十份来自市属各部门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中发现,围绕新村寨、新产业、新组织、新环境、新风尚、新农民等要求作出的承诺非常具体实在。仅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数倍于往年。 ———今年修建500公里串户路,使1.6万农户受益;并逐年加大投入,到2010年,全面完成串户路建设工程。 ————继“改茅”结束后,对全市农村危房进行改造。 ————继基本解决农民饮水困难后,今年投资1000多万元,解决2.9万农村群众饮水不洁问题。 ————今年起,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基本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确保2007年全市实现5户以上的自然村都通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2010年以前100%实现“户户通”。 ————今年起3年内,还将建成“四改一气”项目27万套,使全市58%的农户100万农民受益。 ————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原则,今年新增养殖小区200个,实现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实现17个品种8万亩20万吨订单蔬菜;新增果树3000亩,使果树投产面积达1万亩;基地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达到30万亩……2006年,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记者无法逐一例举的给农民带来实惠的若干指标和数字令人振奋不已。 记者到开阳县花梨乡翁昭村田坝村民组采访时,听到村里喇叭播放的欢快乐曲在山寨田野间回响。 “新农村建设让村里大变了样。我们村在干部指导下发展蔬菜才年把时间,但村民增收快得很,现在几乎家家都争着搞,到2010年达到市里提出的农民人均收入4550元肯定没得问题。”正忙着按技术干部要求建蔬菜大棚的村民罗宽心指着漂亮的环寨水泥路和篮球场高兴地对记者说。 作者:霍邢平 赵拴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