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进“放牛班”学校只是他们“混大”的地方(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9:46 每日新报

  每年四成初中毕业生进入“三校”

  “三校生”,一群就读于职校、技校和中专的孩子。

  在上海,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中有60%进入高中,另外的四成则进入“三校”。

  中考、高考、大学生就业……这是媒体津津乐道的题目。“三校生”虽人数众多,社会的聚光灯却很少投射在他们身上。

  一项调查发现,“少女妈妈”中“三校生”的比例较高;另外,留在社区中无法就业,或者出现行为偏差的青少年,多数也是“三校生”。然而,“三校生”不代表“差生”,更不代表“坏孩子”。在以成绩论英雄的压力下,他们更容易受到打击和忽视;他们的校园里社会化程度更高,留给他们成长和适应社会的时间更短,他们来不及从容地享受花季,就要匆匆面对来自社会和职业的压力……

  “放牛班”这一个案绝不能涵盖所有“三校生”,大多数“三校生”是积极向上的,但“放牛班”的孩子也有梦想,也有期待。

  21个人的班里,只有3人在听讲

  “马天,‘会议室’怎么说?”英语老师问。马天本来是侧坐在椅子上的,他坐在第一排,侧着坐很方便与后排的同学聊天。他把腿拖了回来,缓缓起立,低着头在课本上找。

  “Canyou﹖”

  马天没有找到答案,只好说:“Sorry。”

  老师让马天坐下,提问后排的张圆。“老师,我刚刚才进来呀。”张圆干脆响亮地回答,他的确理由十足,因为他是在上课铃声响起后10多分钟才进教室的。而一坐下,他就一直在和周边的同学说话,几乎没有抬起过头。

  “‘会议室’的单词知道吗?”

  “不知道,老师,但我知道办公室,是of鄄

  fice。”张圆腰板挺得直直的。2年多以后,张圆们就要跨出职校大门,带着19岁年轻的脸,汇进人流,开始自己的生活。留给他们长大的时间如此短暂,不像那些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高中毕业大多要进入高校,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应对人生角色的变化。

  张圆坐下来,接着和同学聊刚才被老师打断的话题,而老师也继续上课。与平时一样,他的“影响力”几乎只能覆盖最靠近讲台的3个学生,提问其他学生时,多半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时间长了,老师也渐渐懒得问他们了。

  早上第一堂课,上课20分钟后,教室里一共来了9个学生,迟到的学生径直走进教室,不需要向老师道歉,有的人还拎着一盒小笼包。英语老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要求全班21人按时出席,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求教室里的学生认真听讲,更是奢望。

  课上,他们播放彩铃、聊天、睡觉

  从课桌椅摆放的位置,能一眼看出这个班级不同凡响。

  紧挨讲桌,三张课桌拼成金字塔形;靠窗的一面墙下,五六张课桌挤成一堆,椅子围着课桌,就像圆桌讨论。另一面墙下,课桌还算整齐,但只有两个学生一前一后坐着:前面的刘靖是上课铃响了10多分钟才进来的,坐下掏出手机,跟后桌的冯篮一起摆弄。

  这些课桌把教室事实上分成了三个区域,剩下的地方空空荡荡。但是,真正在教室里分出领域的,是无形的墙。

  靠近讲台的3个学生,是这个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塔尖”位置是班长易立,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大多只局限在这个“金字塔”里。

  靠墙坐的两拨学生则各自打发时间。窗下的“圆桌讨论”越来越热闹,一会儿,流行歌曲《SuperStar》的乐声响起,有人在播放手机彩铃。此时,聊天的声音已淹没了老师的讲课声。

  发呆的,聊天的,睡觉的……总之,除了讲台周围的几个人,整个教室是另一个“场”,“场”中弥漫着无拘无束、百无聊赖的气氛。“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就像《童年》的歌词,他们来到课堂,只是为了混到放学。

  职校里,只有周一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必须统一穿着校服,今天不是周一,没一个人穿着校服。染发、烫发是不被允许的,但曾曦的头发还是有些泛黄。“放牛班”只有两个女生,直发扎出很时尚的式样,抹着深色眼影,如果不是坐在课堂,你不会知道她们还是学生。

  在这所职业高中,所有老师都知道这个“放牛班”。这是一个以课堂秩序差而闻名的班级,能够安静听课的只有五六个学生。更令老师头疼的,是六七个经常“出事”的学生,他们逃学、打架、抽烟……剩下的人各有特点,但有一点相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

  模仿成人,未脱天真,这里是“大龄托儿所”

  有人把“放牛班”形容为“大龄托儿所”,一些孩子的心智和行为,还没有走出童年时期。走进“放牛班”的教室,地板上除了烟头,最多的垃圾是膨化食品包装袋,午饭后,化着时尚妆容的女生们,还要吃一根棒棒糖解馋。

  对于他们的家长来说,把他们放进学校就是把教育管理的责任交给老师,对于他们自己,学校是让他们“混大”的地方。

  “我几乎要哄着他们,只要一严厉,他们马上翻脸。”“放牛班”的班主任周老师每天所有时间几乎都用来看管这些孩子。午饭时间,周老师要到教室里看着学生吃饭,“不然他们会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放学以后,周老师要去教室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要不他们就不做值日”。

  一边是急于得到成人社会的认可,时刻模仿成人的行为习惯;一边却还未摆脱孩童的天真心态,加上没有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混大”的气氛很容易在“三校生”中蔓延。

  在这所职校里,“放牛班”是少数的特殊班级,但“放牛班”让老师和学校管理者们头痛不已。行为偏差比较明显的几个学生,更是让学校束手无策。李权最近没有来上课,因为前几天,他在外打架,砍伤了对方3个手指。李权打架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上一次被拘留了几天,放出来又回到学校。

  对于学校而言,最严厉的惩戒措施是开除学籍,但学校一般不能轻易使用这个“杀手锏”。“记过”“留校察看”这一类的处分,又难以对他们产生任何作用。

  与老师和家长的焦虑相反,“放牛班”的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乐观的期待。“30岁之前,有车有房,应该能实现吧。”这是曾曦对自己的预期。冯篮并不担心长大后的日子,“有学历不如有能力”,冯篮说:“现在大学生毕业不是也找不到工作嘛。”

  据《新民周刊》报道

  <责任编辑:刘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