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幽门螺杆菌有望成为疫苗载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4:21 新民晚报

  

幽门螺杆菌有望成为疫苗载体

  本报讯(记者董纯蕾)幽门螺杆菌将“改邪归正”——它有望成为疫苗载体,为治疗疾病作出贡献!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之一、西澳大利亚大学幽门螺杆菌研究实验室高级首席研究员巴里·马歇尔今天上午在上海科学会堂发表题为《平凡中的探索》的演讲并接受上海市科协荣誉委员的证书,“我们的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改造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研究,

希望能在上海找到合作伙伴!”

  致病细菌肩负新使命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去除幽门螺杆菌的毒性,植入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基因。这样一来,幽门螺杆菌就可以成为疫苗的载体,帮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更多疾病。”马歇尔兴奋地描述着他的最新研究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50%的人都会感染幽门螺杆菌,亚洲的感染率甚至高达70%。过去一百多年里,它不止一次进入显微镜的视野,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此“见怪不怪”。直到两位澳大利亚医生马歇尔和沃伦为其“验明正身”——原来,幽门螺杆菌才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这一发现为两人赢得了去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如今,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致病细菌将被赋予全新使命。今年最新的机器一天之内可检测2000万个基因组,为细菌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马歇尔指出,幽门螺杆菌只能存在于胃黏膜,而且可有效根除,所以以它为载体开发疫苗比较安全。

  别把退稿信轻易扔掉

  “由于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1982年的发现,使得原本慢性的、经常无药可治的胃溃疡变成了只需抗生素和一些其他药物短期就可治愈的疾病。”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在去年的授奖词中如是评价。这是一个“迟到”20多年的奖,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研究的最初10年里,两位澳大利亚医生的观点备受学术界的争议。

  “虽然没人相信我们,但我们一直很有信心。”面对上海听众中的很多年轻面孔,马歇尔的鼓励发自心底:“年轻人难免会遭退稿,那个时刻你会感到沮丧,但记得要把退稿信保存在抽屉里。有一天当你成功了,再把它拿出来,你可以大声地说‘你们错了!’”

  巴里·马歇尔教授在科学会堂作报告本报记者楼文彪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