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有多少底气叫板张维迎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8:00 光明网 |
尹保山 “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在3月13日《经济观察报》,经济学家张维迎出面“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他说,“对一个民族来说,大众情绪是一种血性,有它的价值,但仅有情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因为仅靠情绪发泄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洋洋洒洒万余字,共分“学会理性思考”、“改革中的利益 补偿问题”、“从学术到政策”等五个小节。与社会公众和媒体精英采用“点名批驳”所不同,张维迎没有也可能是不屑一顾就某个问题对某个人作出具体回答,这点或许让提出“请问张维迎:这是哪家的逻辑?”之类的质疑者颇感失望。尽管如此,针对先前诸如“改革必须补偿现有利益群体”、“改革使得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应该是领导干部”、“正确观点不用投票”等论调引发的争议,张维迎给予了用心和详细的答解。比如他说,“政策与学术不同”,“不同的学者可能提出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通过学术争论辨明真伪(也可能永远不能辨明真伪),但学术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能用投票来决定。多数人赞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否则就不会有科学,也不需要科学。”此外,就利益补偿问题(包括对领导干部的利益补偿)他从经济学方面作出了专业解释。无论结果如何,张维迎不避质疑的诚意和用心细致的解答,首先应值得我们尊重和肯定。 就问题论问题,我总觉得,双方应该有起码的认知相同点和对这一问题具有比较专业和内在的见解。“正确观点不用投票”,在张维迎认为是“学术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能用投票来决定”,而到了公众和媒体那里却成了“改革不要公众讨论”,这种分歧的存在,在我看来,与其理解为公众误读,还不如这样看——公众和媒体作者在经济学方面缺乏与张维迎对抗、辩解的足够底气,于是“拐个弯”避实就虚。 在先前一“箩筐”的质疑声中,有人揣度“张维迎为权势阶层代言”,有人误读“学习观点”为“改革政策”,有人“对人不对事”,指责张维迎是“精英傲慢大众”……这些“血性”的讨伐和基于“直觉判断”的言辞,全然不顾背后的科学分析和学术依据。典型的事例是,众多时评作者似乎有意、无意忽视和无视张维迎的经济学背景,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价值观,如“要关爱弱势群体”来炮轰张维迎。 必须承认,任何人都可以跟张维迎讨论,但也必须承认,任何跟他讨论时要准备一定经济学知识。理由很简单:其一,有助于双方迅速到达讨论主题,避免出现“鸡同鸭讲”的错位交流;其二,经济问题要用经济学解释,否则很难深入讨论。比如,“4-1=3”与“一个四方型桌子砍去一个角后还有五个角”,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语境完全是两码事。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一文中,张维迎多次提到“我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分析发现”,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长于实地求证、数据支撑、逻辑分析的经济学者形象。很遗憾,在反驳张维迎的文章,我们鲜见此类表达。 思考改革是国家大事,也是普罗大众的私家事。公众思考改革,并不是根据直觉判断跟长于研究的经济学家在那里较劲。摸摸心口,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具备判断张维迎论调的经济学知识,我们是否具备与张维迎较劲的经济学底气。我倒觉得,公众思考改革并不一定要与经济学家明辨是非,更重要的则是公众要敢于向经济学者表明“不懂”,进而把问题委托给领域内有研究、有见解的专家思考、研究和辩论,公众自己则行使监督权(监督他们是否代言阶层利益)和投票权(投票决定以专家意见促成的政府决策是否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