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5:0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
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在这些成果中,科学发展观处于首要的地位、具有统领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了新的境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新的理论观点体现出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些理论观点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回答了经济、社会与人如何全面地、科学地发展的问题,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这些理论观点并不是分散的、孤立的、互不相关的,而是一个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发展为主线的具有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关系的整体,或者说是一个理论体系。在这个整体中,科学发展观处于首要的地位、具有统领的作用。因为不管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先进性的增强,都需要通过科学发展来实现。在这个整体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各个理论观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这个整体的纽带和桥梁。因为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实践主体和价值取向。如果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的话,那么以人为本也是这个整体的本质与核心。在这个整体中,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观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处于道德基础的地位,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增强党的先进性,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和支柱的稳固支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价值导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为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提供了精神支撑 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整体概括,包括了其他理论成果,也包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但充实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而且在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的过程中起着价值导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的精神支撑作用。实践表明,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科学发展观既难树立更难落实。为什么在发展中会出现那么多的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谋求这种所谓“政绩”、树立这种所谓“形象”的人在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方面出了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抓住现实中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精辟概括和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一起来,把中华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统一起来,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统一起来,为科学发展观注入了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明方面的内涵,使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涵盖更加全面,也使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有了精神层面的保障。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提倡和尊崇,以及通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是非清楚、泾渭分明、切中时弊、抓住根本,旗帜鲜明地、富于针对性地把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之中的灵魂性的东西揭示了出来,给人以教育、警醒、规范和指引。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研究社会道德、社会风气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但为形成和发展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而且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认识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优良素质和风气的形成提出的要求和标准,它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如前所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人民为本,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揭示了党的核心价值取向,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发展的目的、意义,发展的主体、动力,发展的结果和检验发展的标准等。也就是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那么,实现科学发展对发展的主体亦即人民自身有没有什么要求呢?当然有,这就是要求发展的主体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明是非、辨真假、分善恶、知美丑,以尊荣恶耻、近荣远耻为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由这种素质外化而成的言行风貌。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立德立人,实现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并通过个体的道德建设和发展,积极影响、促进群体的道德建设和发展;二是从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增进整个社会优良风尚的角度来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扶正祛邪,奖优罚劣,尊荣抑耻,以形成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良好道德环境和社会风尚。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要重点抓好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另一部分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这是因为,前者集中了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并且处在掌权执政的地位,因而成为人民群众关注和仿效的对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对于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后者则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未来,人民对其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总之,只要坚持以人民为本求发展,而人民这个发展的主体其思想道德素质又是在不断地提高着的,这样的发展就大有希望。⑦6 (作者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存生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图/王真新华社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