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投入”将成中国考核央企高管的重要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10:51 新华网

  新华网宜昌4月23日电题:“科技投入”将成中国考核央企高管的重要指标

  记者任芳

  在中央企业负责人考核中,增加科技投入指标的权重,将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首要政策措施,以改变当前央企技术创新过程中科技投入明显不足、消化吸收

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3日闭幕的“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的考核力度,在规范科技投入范围的基础上,将部分科技投入视为业绩利润。”

  他罗列了以下数字:发达国家大企业研发费用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而中央企业仅为1.5%;韩国和日本企业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5至8,而中国工业企业的这一比例为1:0.06;目前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30%用于扶持企业,而中国科技投入的90%以上用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他同时要求:中央企业的技术储备至少应达到15年,新产品至少应占产品总量的30%。国资委规划局局长王晓齐说,尽管这与一些技术储备已达50年的跨国公司相比,要求不算太高;但在当前央企的现用技术还普遍靠引进的情况下,所需努力将非常巨大。

  “中央日前已经明确,推进央企自主创新是国资委的第四大职能。” 王晓齐在当日的记者见面会上宣布。此前,国资委的三大职能是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要在当前中央企业负责人考核突出效益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科技投入指标的权重,使他们不能以减少科技投入为手段增加利润,而应兼顾长期和短期利益。”

  央企负责人当前的4项考核指标中,包括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两个基本指标和两个分类指标,分类指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从20多个分类指标中选择。“科技投入”这一分类指标目前覆盖了所有的科技型企业和约一半工业企业。

  “科技投入”能否升格为覆盖所有央企的“基本指标”?国资委业绩考核局有关人士表示,如何突出这一指标的措施正在研究当中并将于近期出台。该人士表示,这一指标当前使用的“统计”标准将被“会计”标准代替,而这是它成为基本指标的前提。

  据了解,目前科技投入指标的统计范围“因企而异”,目的是通过企业与自身纵向比较,督促其加大科技投入。而会计标准则需根据有关规定,严格确定核算范围等,其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和更强的约束力。

  李荣融同时指出,国资委即将出台办法,将企业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成效,作为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探索建立科技型、设计类企业以经济增加值为中心的中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

  中国167户中央企业几乎全部控制了中国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它们的发电量、汽车产量和高附加值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3%、47.5%和60%。(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