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湖北人淘金 湖北现象启示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11:15 生活报

  本报记者 夏德辉

  每年在黑龙江4万余人的建筑队伍,20多年不间断地往来,淘回的现金以亿为单位。不得不承认,如今,湖北孝感人在黑龙江已经形成了一种现象。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通过奋斗成了大老板、有钱人,而且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这个城市。然而,透过“湖北现象”,透过他们一些人的奋斗经历,作为龙江人,的确应该进行反思。

  用脑子干活

  20日,记者打通张火清的电话时,他正在外边,得知采访的意图后,他说过一会儿到记者约定的地点来,记者怕他找不到,告诉他如果方便的话打车过来,他说不用了。

  白皙的脸庞,穿着一件很时髦的春装,坐定之后,记者发现,眼前的张火清已然和城里人没有多大区别,无法把他和一个农民工联系起来。待记者看清张火清拿着一把长钥匙时,才知道原来他是开着私家车来的。见记者注意钥匙,张火清不好意思地说:“出门办事方便,不是什么好车。”

  “想想过去的苦日子,现在怎么生活都幸福。”显然,张火清对现在的日子感到非常满意。“我来自一个贫苦的家庭,1982年,我18岁,拿着借来的50元钱,一个人来到了哈尔滨,就希望能通过外出打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张火清说,“刚来的时候没有手艺,只能干力工,边干边学,那时一天才挣4元钱。”

  张火清说:“我们湖北农民工干活不偷懒,而且干得又快又好。我们用脑子干活,而不是用力气干。”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哈尔滨大量建设商品住宅房,来东北淘金的孝感人越来越多了。张火清看准了这个机会,回到家乡开始组织人员来哈,成了“带头的”。

  张火清介绍说:“当时吃住条件都很恶劣,不过这些我们能克服。那时最主要的问题是干了活拿不到工资,甚至因为要工资挨过打。现在情况好多了。”

  几年下来,张火清带的队伍越来越大,由最初的十几人、几十人到最多的时候400人左右。他也和曾剑一样,不再只承担抹灰工程,而是承包整个楼房的整体建设。“我们干过很多品牌工程,比如昆仑商城、黑大、哈工大的公寓等,每年哈市的所有样板工程,几乎都有孝感人的参与。”张火清说。

  如今,张火清在哈市买了住房,妻子也过来了,儿子正在读高中,“我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从事我的工作,我们出来打工就是想改变原有的生活,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等时机成熟了,我也要像曾剑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张火清说。

  只要能挣钱什么苦都能吃

  哈市一位曾经主管城建的副市长针对“孝感现象”套用了一句广告词:“有路就用丰田车,有楼必有孝感人。”这句话确实很形象地说出了孝感人在哈市城建中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如今黑龙江的建筑市场,95%%以上的抹灰活儿都由孝感人来承担,更确切地说,在哈市已经形成了“孝感品牌”、“孝感现象”。

  张万平,从1992年孝感市驻哈办事处成立任主任以来,已经有十多年了。他在总结“孝感现象”时说了一句话,“这都是生活所迫,逼上梁山。”

  在张万平的记忆中,孝感地少人多,工业不景气,农民收入较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孝感的农民工开始走出家门。当时东北地区改革形势大好,建筑业兴盛,亟需大批从事建筑业的工人,而孝感农民工正好填补了这一需求。“他们现在已经由过去的农民、下岗工人成了产业工人。每年都要到哈市来。”

  “能吃苦是我们孝感人最大的优点,只要能挣钱,什么苦都能吃。”张万平说,“在工地的孝感人有这样一句话,吃三睡五干十六,即吃饭三个小时,睡觉五个小时,用十六个小时干活。不干不行啊,当时几乎每家都上有老下有小,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就等着拿钱回家。好改善生活条件。”

  张万平说,如今,孝感人通过来哈打工,生活条件已经明显改善,有住房,有的还到城里买了楼,“可以说,来哈打工改变了他们家庭的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孝感的命运。孝感的经济如今已经得到很大的飞跃,这不能不说和孝感人来哈打工有直接的关系。”

  在谈到为什么孝感人能够在黑龙江站稳脚跟,而本地人却心甘情愿将这一市场拱手让出时,张万平深有感触,“东北人很聪明,但就是有些人不太务实,孝感的建筑队也曾雇过本地人干活,一些人比较懒散,没有团队精神。东北人要是勤快,我们可能就没活干了。”

  靠什么打拼市场

  “平心而论,与孝感人比起来,我们本地的建筑工人的确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不足,‘湖北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哈尔滨市建筑企业管理站站长车延杰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哈尔滨市建筑企业管理站作为管理在哈市的建筑企业的外来工人的部门,自然对哈市的建筑市场有很深的印象。

  车延杰向记者介绍说,孝感人进入到哈市的建筑市场,在当时有一个大环境,哈市当时有不少国有的大型建筑企业,大多承担大型企业建筑,活比较好干,粗一点也行。改革开放之初,哈市大量的民用住宅开始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精细,而本地建筑企业的工人呈新老交替阶段,人手不够用,孝感人抓住这个机会进入到了哈市建筑市场。因为从价格上、质量上都很合理,所以逐渐地占领了这个市场。“这不能不说孝感人的观念非常超前,改革开放之初,本地人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状态下,孝感人已经出来打拼天下了。现在基本上是一个村的青壮劳力都出来了。”

  “孝感人能吃苦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车延杰说,相对来讲,本地的一些人有天生的劣根性,好吃懒做,要价高,水平不高。而孝感人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不怕钱少,积少成多。而本地人更愿意一下子就挣大钱。

  “再有就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车延杰向记者介绍,最初孝感人只是零散地来哈打工,没有形成规模,后来随着人越来越多,当地政府看到哈尔滨这块大蛋糕的确非常诱人,就在哈尔滨成立政府驻哈办事处,后来湖北省建设厅也在哈尔滨挂牌成立办事处。使得孝感的民工在哈形成了越来越强有力的市场,“孝感市驻哈办事处的说法是每年孝感市的建筑队伍从黑龙江拿走3个亿,实际上,根据省建设厅的数据,远远不止这些,甚至非常惊人。”

  车延杰说,湖北现象的确给我们很多启示,从去年开始,管理站就从基础建设开始,抓哈市的劳务基地建设,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会手艺的农民工带出来,经过培训上岗,进入到建筑市场当中。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