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往事如烟祭先烈 友谊如松发新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4:22 大江网-江西日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近千名赣桂两地的红军后代和中小学生肃立湘江渡口祭英灵

  

往事如烟祭先烈友谊如松发新枝
桂林少先队员献词

  

往事如烟祭先烈友谊如松发新枝
敬献花圈

  

往事如烟祭先烈友谊如松发新枝
讲述英雄故事

  

往事如烟祭先烈友谊如松发新枝
种下常青树

  

往事如烟祭先烈友谊如松发新枝
放灯湘江

  “红军爷爷,您的子孙来看您了!我带来了您爱吃的家乡米酒和果子,带来了你爱听的家乡唢呐……”6月1日,来自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县的26名红军后代来到当年湘江战役烈士鲜血染红的湘水江畔,无尽缅怀牺牲在湘江战役以及整个长征途中的革命烈士。为了这一天,赣桂两地的红军后代整整等待了72个春秋。

  听说要举办“红军后代与桂林儿女湘江共祭英灵”活动,桂林的“红领巾”来了,身着戎装的部队官兵来了,胸前别满军功章的老红军来了……山水为之动容,大地为其静默。

  情深意切祭英魂

  6月1日上午9时,在广西桂林兴安县界首镇,一条写有“长征出发地红军儿女湘江祭先烈”的红色横幅迎风招展,近千名于都、桂林的红军后代和中小学生依次列队,肃立于湘江渡口,拉开了“红军后代与桂林儿女湘江共祭英灵”活动序幕。

  敬香,敬酒,鞠躬,默哀……

  “红军将士,战略转移,于都河畔,秘密集结;割舍亲人,挥泪告别,星夜渡河,贡水呜咽……”

  随着红军后代曾宪耀宣读祭文,仿佛把大家带回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来自于都县银坑镇窖前村的红军后代曾天长,9位伯父中有8位参加了红军,全都牺牲在长征途中,其中两位倒在湘江。今天,他特地把从家乡带来的白酒、纸钱、豆子3种祭品,端端正正放在祭台前,向牺牲在这里的红军伯父们下跪祭拜。“伯父,侄儿看您来了!我来迟了……”随后泣不成声。这里的一切也深深感染着所有在场的红军烈士的亲属和参加仪式的人员,纷纷大声呼喊着:“红军爷爷,我们一起看您来了,看你来了……”

  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全县共有1.6万余人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有1万余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其中有姓名记载的就有近9000人。而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仅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于都籍红军就有762人。

  为了让革命烈士后代圆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由于都县委、桂林日报等共同策划的“于都儿女,家乡酒,千里湘江祭英灵;于都河水,故乡土,绿树长青寄深情”特殊“探亲”行动开始了。

  种下绿树寄深情

  “亲人啊,安息吧!瞧,我们带来了老家的泥土,还散发着故土的芳香呢。”红军后代谢石生手捧着取自于都县禾丰镇石迳村河大组老红军许节钧老屋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撒在刚刚种下一棵小树的坑里。

  一把泥土,从当年红一军团驻军的段屋乡铜锣湾刘家祠堂前取来;一把泥土,来自于都县铁山垅镇大布村老红军郭义锦的坟头;一把泥土,是从宽田乡山下村老红军肖时罗居住过的老屋门前树下挖来……一把把带有亲人思念的芳香泥土,来自长征出发地——于都家乡的田野山川。

  10时30分,于都县红军后代代表和广西桂林儿女在广西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园”,用取自于都全县23个乡镇的泥土和于都河水种下三棵纪念树。在场的桂林兴安县小学生刘芳轻轻抚摸着树苗,激动地说:“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来这里和红军后代一起种下常青树,意义不一般,使我更加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牎”

  赣桂人民心连心

  于都红军后人湘江畔祭奠红军先烈英魂之举,在桂林引起巨大反响。6名结伴徒步长征路的网友从桂林晚报上得知于都县红军后代在湘江搞祭祀活动,追随而来;桂林婵娟公司知道后,为于都代表团送来了鲜花……红军后人所到之处,都刮起一阵“红色旋风”,许多群众和游人纷纷拉着红军后人签名、合影留念,一些桂林群众还饱含深情地说:“红军后代的真情‘探亲’,把广西人与江西人的心连在了一起,血脉连在了一起,情感连在了一起,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承先烈精神,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

  “于都红军后代湘江祭英烈”活动在八桂大地产生强烈反响,于都县的知名度在桂林一夜飙升,当地各界对赣南这个红色资源丰富的县表现了广泛的关注。6月2日,桂林日报在头版以超过四分之一版的篇幅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桂林晚报则拿出4个版面,图文并茂地将该活动向读者作了全景式的介绍,新华社等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对此重点播报。一名叫谭政锋的老年读者于6月2日写了一封信交到桂林晚报社,他在信中说:“于都、桂林两地相聚湘江祭英烈的活动,对人们又进行了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读了有关报道后,我泪流满面写了一首诗……”

  “感谢桂林人民的盛情,一定要把桂林儿女对赣南儿女的真诚祝福带回去,真诚地祝愿桂赣两地人民的友谊长存!”离开桂林前,于都红军后代湘江祭英烈代表团团长、县政协副主席熊永红说出了26名代表的心声。(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梁健摄)

  袁张康 本报记者梁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