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央的钱咋就流不到村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8:15 东方网

  6月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对中央转移支付提出质疑。他说,中央转移支付从中央部门一直流到村庄,渠道很长,这个水渠是要“渗水”和被“截流”的,有时候水流到村里面就没有了。“你说这完全是哪个部门的责任,它也不是,这里面有历史遗留问题。要对地方进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就必须把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得非常清楚。”(6月4日《中国青年报》)

  事有凑巧,读这篇报道的时候,正逢有几位老乡在家里做客,他们有两人为村干部,三人为地道的农民,闻之我要对之发表评论,他们也兴趣盎然地加入其中,并提出了启动“海陆空”三军运输的建议。我觉尚可,不妨综述出来。

  首先,采取“空运”,不给截留一点机会。既然是拨到村里的专项奖金,那不妨直接由中央财政拨付到村,或以省为单位直接下拔,这的确麻烦,但却对防止地方层层截留十分有效。方法是给每个村设定一个专门账户,采取银行直汇的办法打到账上。在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的今天,这也并不算是件太难的事情,何况,每项拔款也不可能都是全国各村齐开花。因为没有了肠梗阻,自然不存在渠道长渗水多的现象,利于专款专用的监督,专项资金也必将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其次,采取“陆运”,缩短渠长防渗水。此“陆运”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方式,而是运用“高速公路”加快资金流程,缩短在渠道中的流经时间。这里,转移支付方式不妨打破层层转达的旧格局,严格区分系统,属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归入交通部门,计划河道水质改造的进入水务部门,改善农民就医问题的并入卫生部门等等。这样既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先洗“头汤”而搅浑全池净水的“恶头效应”,又大大赋予了职能部门“专职”责任,减少盘剥现象的轻易发生,更有利于人大强化监督。

  再次,采取“水运”,让上款下达保湿增湿。中央的钱流到村里截留断流现象严重,主要是渠道长、过程多、蒸发面积大,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设想:一是能否将专项资金的数目公布得更加具体透明,比如下拨到某省平均每个村(按一定的规模),到底有多少资金、什么时候应该到位等等,让村里人做到心里有数,利于自下而上的监督。二是即便采取传统运输方式,也应该强化“保湿增湿”责任,绝不允许短斤少两。这不仅仅是个运输方式改变的问题,应上升到是条政策、制度的“高压线”,不管哪一级触碰了就会丢官掉帽、人仰马翻。三是力避审计问题突出、查处一大片的“事后诸葛亮”现象,应将关口前移,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水运效能”,努力回避传统陆运的层层关卡,降低“运输”成本,让专项资金真正到位。

  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中央转移支付给地方财政的资金将进一步加大,而拨付到村的建设资金更不是一个小数目。审计部门已在积极考虑事后监督,并在大声呐喊“缩短渠长、防止渗水”,那么,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又该如何行动?不妨听听村里人的建议,尝试启动“海陆空”三军运输新途径,切实将各项农村建设资金下拨到位,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周稀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