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银行的“作为”和“不作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9:16 四川在线

  近日,各大银行实行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响。这是继银联卡收取年费、跨行交易收费之后,又一次银行单方面决定执行的收费,它再次受到了广大储户的质疑和诘问。笔者在此并不打算就银行收取这些费用的合理合法问题继续进行讨论,因为已经有很多社会人士和主流媒体都作出了反应,表达了对此项收费的不满,甚至有人称中国现行的金融体制是所谓的“伪市场”,呼吁进行彻底的改革。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前两年我就专门写过文章,谈过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现在旧事重提,是因为除了不

能容忍银行系统的一系列垄断作为而外,还不能容忍其一系列的不作为。

  据前几日华西报报道,成都市公安部门日前破获了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高倍望远镜,偷窥储户操作取款机时输入的密码,然后采取尾随跟踪等方式,拾得储户扔掉的交易回单,得到卡号,再伪造一张银联卡,从而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取款机上盗走储户的存款。其实,类似这种案件,这些年来已经在全国各地发生过无数起了,相信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每当发生这种案件之后,有关方面大都只是站在关心储户的角度上,对储户们千叮咛万嘱咐,谆谆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把密码和卡号泄露啊!否则就会象案例中的那些储户,存款被犯罪分子盗取啊!比如不要让人偷看输入的密码啦,不要随手扔掉交易单啦等等,似乎发生这种案件的责任主要在储户自己,作为银行方面是没有任何责任的。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储户银行卡的密码或卡号被盗,继而发生存款被盗的案件,那些银行真的就没有责任了吗?

  按照常理来说,有了银行卡但不知道卡的密码,应该是取不出钱的;反之,有人知道的了某张银行卡的密码和卡号,但他手上没有这张银行卡,那么他也应该是取不出钱的。也就是说,只要这张银行卡在你自己手里,应该说谁也无法在自动取款机上取出你卡上的钱。实际上,这卡和卡的密码就相当于取款的硬件和软件,取款时它们都要通过银行机器的识别系统,缺一不可,只有硬件和软件相吻合才能取出钱来。最关键的还在于,银行卡作为取款的一个硬件,在储户输入密码之前,它本身首先就得通过自动取款系统对其进行的真伪识别,这是第一道安全屏障。从理论上来讲,储户银行卡的密码被盗也好,卡号被盗也好,应该不会直接造成储户的存款被盗。

  笔者在上面用了许多“应该”这个词,目的是想告诉人们,如果一个自动取款系统是安全完善的,那么它就应该符合上面所述的几种情况。而现在的问题是,在一些地方经常发生“不应该”的事情:储户的银行卡还在自己手中,只是卡号和密码不慎被罪犯获取了,但是储户卡上的钱却被罪犯从自动取款机上盗取走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答案很简单,罪犯先通过偷窥等方式获得了储户银行卡的密码和卡号,然后自己伪造了一张与储户卡号相同的银行卡,而某些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根本就无法识别出这些伪造的银行卡!这第一道所谓“安全屏障”,完全是形同虚设。试问:这到底应该是储户的责任还是银行的责任?

  现在某些银行的自动取款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缺陷,以致让一些盗取储户存款的罪犯轻易得逞,弄得广大储户是谈“码”色变。我想,在一片要储户注意保管密码和卡号的关照声中,我们的那些银行是否更应该加强自身系统的安全保障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和储户之间形成的就是一种契约关系,银行对储户的存款安全负有主要责任,银行的安全程度代表了自身的诚信度。从银行方面来说,完善自动取款的软硬件识别系统,是必须为储户尽到的义务。实际上,一些罪犯所伪造的银行卡,其科技含量非常之低,以我们各大银行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要解决银行卡材料本身的防伪,以及取款系统的识别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以为,这不是能为不能为的问题,而是能为而为不为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各大银行,随心所欲地收取这样那样的“服务费”,收得是心安理得,而“保障储户存款安全”这个最重要的服务,我们这些银行又做得怎样呢?银行是靠谁在养活?靠储户,储户才是银行的“衣食父母”。请问,如今有哪家银行是真正把广大储户当作“衣食父母”,当作“上帝”来对待的呢?说到这里,还是要特别提醒一下大家,作为一名储户,在目前银行自动取款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和卡号,的确是要小心谨慎地保管,也惟有如此而已,因为某些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是根本分不清真假银联卡的。况且,银行要改善目前自动取款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提高安全性能,那是要花他们钱的。别看他们平时财大气粗,尾大不掉,但想要他们为储户的利益花上一点钱的时候,那可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了。

  垄断的结果,必然是霸王条款,必然是劣质服务,必然是消费者权益的损害。谁来治理垄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