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切断“一药多名”利益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9:24 解放日报

  休产假还不到3个月,李娜就提前在6月1日上班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6月1日正式实施后,对于药厂来说,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药品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商品名后,能否固守住一方市场?31岁的李娜是江苏某药厂的销售部主管,企业眼下急切地盼她早归。

  在明年6月1日之前,李娜所在的企业和国内6000多家大大小小药企一样,将接受一

场“大考”。

  新规挠到仿制药的“痒”处

  对于6月1日实施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专家评论说:挠到了仿制药的“痒”处。

  根据新规,6月1日起新注册的药品,除采用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分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药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成分相同但剂型或规格不同的,也必须使用同一商品名。这意味着,今后企业推出的仿制药只能使用通用名。对于6月1日以前注册过的药品,包装上的通用名称必须显著标示,商品名的单字面积不得大于通用名的二分之一;药品广告宣传中不得单独使用商品名。

  新规定实施之后将给制药企业一年的缓冲期,即到2007年6月1日所有的药品包装、说明书、标签均要按照规定执行。

  新规定的出台,可视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广受舆论批评的“一药多名”现象的一个积极回应,其实施结果必将把众多顶着各色光环的仿制药“回归原形”。

  头孢曲松钠“子孙满堂”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在门诊中有些患者会说出一些新药名让他开方子。遇到这种情况,他会向患者解释,这其实就是皮肤科的一种常用药,通用名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药厂取了个新的商品名字,换了个新包装而已。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骆丹也常常遇到这种尴尬。骆教授感叹道,现在的药品商品名实在太多,又形似音近,常常被搞晕。

  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尚且如此,基层医院的医生就更犯难了。前不久,记者来到偏远的崇明海桥医院,从医31年的朱国良医生抱怨说,“一药多名”令他们非常头疼,一般他们只记住本院药房常进的药,而有些病人指名要开的药,医生从未听说过,很尴尬。

  目前“一药多名”现象在上市药品中普遍存在。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200种常用药品中,有4个药名的占20%,5个药名的占25%,6个药名的占25%,7个药名的占15%。这项调查还显示,近几年仿制药大量上市,“一药多名”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治心脑血管病等药物,一种药品有几十个商品名已不稀奇。头孢曲松钠可谓“子孙满堂”,有罗氏芬、丽珠芬、菌必治、康力舒等20多个商品名;而通用名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药物,竟“生”出54个同名兄弟……

  据了解,我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1000多种,与其相对应的商品名竟多达万余种,平均一种药就有10多个商品名。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一位副院长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临床医生能记住的药名在100多个,临床药师能记住1000多个。

  “一药多名”已经在治疗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专家指出,每年因服药不对路而住院的患者多达250多万人。

  “阿奇霉”何止3个价

  在药品市场上,同类药品价格悬殊的情况很是普遍。

  阿奇霉素片被誉为“攻克性感染系列疾病的利器”,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有30多家企业生产阿奇霉素片,名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记者在上海宝丰大药房看到,江西某厂生产的阿奇霉素片,规格0.25克、每盒6片,零售价是7.8元;同样规格、数量的阿奇霉素片,西部一家制药厂用了“佳约”商品名后,零售价定为21元;还看到有厂家标价16元的。

  在南京新街口附近一家药房出售的阿林新、再林两种抗菌素药,其实它的通用名就是阿莫西林。同样250毫克规格,石家庄某药厂生产的阿林新零售价为9.7元,而另一家药企生产的再林零售价是21.7元。

  就连开塞露的价格也被拉开了差距。在杨浦开心人大药房,同是20毫升的开塞露,有的零售价每支0.5元,有的卖1元。

  启东市一位做了17年医药代表的老薛告诉记者,头孢曲松钠是我国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药,自从1995年头孢曲松钠被引进后,便拉开了我国高端抗生素市场争相“开发”大幕,其实各药厂只是改变规格或剂型,换个包装和名称,然而价格却在节节攀升。

  “药品换包装,加大配方量,价格就见涨。”这句顺口溜,反映了老百姓对目前药品穿上“马甲”就猛涨的意见。东北某企业生产的红霉素,改了包装之后,30至40粒就卖到了8元,以前100粒才卖两三元,涨了10倍!去年底,某药企生产的原价0.1元的肌苷注射液,被改成“星多克牌次黄嘌呤核苷注射液”后,价格飙升至36.32元,猛涨了360多倍。据一名药商爆料: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上的药品,有1/3是“普药新做”,但它们绝大多数都是“换名不换药”。

  专家:对现有药名严格清理

  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缪哓辉教授认为,一药多名、同种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暴露出了我国药品注册管理不善,新药审批把关不严,药品定价缺少章法的弊病。使用药品通用名是国际惯例,我国医务界以前一直使用通用名开处方,但是近年来该制度并未很好地执行,个中缘由与“商品名”牵手“回扣”不无关系。缪教授表示,《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的实施,在一定框架内,可抑制新药泛滥、药价虚高、处方回扣等弊端。

  我国著名保健专家、原安徽省卫生厅厅长戴光强教授呼吁,要严格、科学地规范审批程序,提高新药审批透明度。下一步,应该对现有的“新药”进行全面审核,不符合新药标准的应取消;同时,对现有药品的命名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和清理。

  链接

  按照世界通用标准,一个上市药品主要有3个名称———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其中,化学名和通用名是标准名称,而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可以用不同的商品名。按照我国药物管理的规定,一种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及药品管理部门确定,而商品名由生产厂家来定,只需在药品注册部门备案即可。

  本报记者 张根生

  休产假还不到3个月,李娜就提前在6月1日上班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6月1日正式实施后,对于药厂来说,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药品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商品名后,能否固守住一方市场?31岁的李娜是江苏某药厂的销售部主管,企业眼下急切地盼她早归。

  在明年6月1日之前,李娜所在的企业和国内6000多家大大小小药企一样,将接受一场“大考”。

  新规挠到仿制药的“痒”处

  对于6月1日实施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专家评论说:挠到了仿制药的“痒”处。

  根据新规,6月1日起新注册的药品,除采用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分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药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成分相同但剂型或规格不同的,也必须使用同一商品名。这意味着,今后企业推出的仿制药只能使用通用名。对于6月1日以前注册过的药品,包装上的通用名称必须显著标示,商品名的单字面积不得大于通用名的二分之一;药品广告宣传中不得单独使用商品名。

  新规定实施之后将给制药企业一年的缓冲期,即到2007年6月1日所有的药品包装、说明书、标签均要按照规定执行。

  新规定的出台,可视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广受舆论批评的“一药多名”现象的一个积极回应,其实施结果必将把众多顶着各色光环的仿制药“回归原形”。

  头孢曲松钠“子孙满堂”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在门诊中有些患者会说出一些新药名让他开方子。遇到这种情况,他会向患者解释,这其实就是皮肤科的一种常用药,通用名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药厂取了个新的商品名字,换了个新包装而已。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骆丹也常常遇到这种尴尬。骆教授感叹道,现在的药品商品名实在太多,又形似音近,常常被搞晕。

  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尚且如此,基层医院的医生就更犯难了。前不久,记者来到偏远的崇明海桥医院,从医31年的朱国良医生抱怨说,“一药多名”令他们非常头疼,一般他们只记住本院药房常进的药,而有些病人指名要开的药,医生从未听说过,很尴尬。

  目前“一药多名”现象在上市药品中普遍存在。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200种常用药品中,有4个药名的占20%,5个药名的占25%,6个药名的占25%,7个药名的占15%。这项调查还显示,近几年仿制药大量上市,“一药多名”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治心脑血管病等药物,一种药品有几十个商品名已不稀奇。头孢曲松钠可谓“子孙满堂”,有罗氏芬、丽珠芬、菌必治、康力舒等20多个商品名;而通用名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药物,竟“生”出54个同名兄弟……

  据了解,我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1000多种,与其相对应的商品名竟多达万余种,平均一种药就有10多个商品名。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一位副院长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临床医生能记住的药名在100多个,临床药师能记住1000多个。

  “一药多名”已经在治疗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专家指出,每年因服药不对路而住院的患者多达250多万人。

  “阿奇霉”何止3个价

  在药品市场上,同类药品价格悬殊的情况很是普遍。

  阿奇霉素片被誉为“攻克性感染系列疾病的利器”,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有30多家企业生产阿奇霉素片,名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记者在上海宝丰大药房看到,江西某厂生产的阿奇霉素片,规格0.25克、每盒6片,零售价是7.8元;同样规格、数量的阿奇霉素片,西部一家制药厂用了“佳约”商品名后,零售价定为21元;还看到有厂家标价16元的。

  在南京新街口附近一家药房出售的阿林新、再林两种抗菌素药,其实它的通用名就是阿莫西林。同样250毫克规格,石家庄某药厂生产的阿林新零售价为9.7元,而另一家药企生产的再林零售价是21.7元。

  就连开塞露的价格也被拉开了差距。在杨浦开心人大药房,同是20毫升的开塞露,有的零售价每支0.5元,有的卖1元。

  启东市一位做了17年医药代表的老薛告诉记者,头孢曲松钠是我国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药,自从1995年头孢曲松钠被引进后,便拉开了我国高端抗生素市场争相“开发”大幕,其实各药厂只是改变规格或剂型,换个包装和名称,然而价格却在节节攀升。

  “药品换包装,加大配方量,价格就见涨。”这句顺口溜,反映了老百姓对目前药品穿上“马甲”就猛涨的意见。东北某企业生产的红霉素,改了包装之后,30至40粒就卖到了8元,以前100粒才卖两三元,涨了10倍!去年底,某药企生产的原价0.1元的肌苷注射液,被改成“星多克牌次黄嘌呤核苷注射液”后,价格飙升至36.32元,猛涨了360多倍。据一名药商爆料: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上的药品,有1/3是“普药新做”,但它们绝大多数都是“换名不换药”。

  专家:对现有药名严格清理

  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缪哓辉教授认为,一药多名、同种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暴露出了我国药品注册管理不善,新药审批把关不严,药品定价缺少章法的弊病。使用药品通用名是国际惯例,我国医务界以前一直使用通用名开处方,但是近年来该制度并未很好地执行,个中缘由与“商品名”牵手“回扣”不无关系。缪教授表示,《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的实施,在一定框架内,可抑制新药泛滥、药价虚高、处方回扣等弊端。

  我国著名保健专家、原安徽省卫生厅厅长戴光强教授呼吁,要严格、科学地规范审批程序,提高新药审批透明度。下一步,应该对现有的“新药”进行全面审核,不符合新药标准的应取消;同时,对现有药品的命名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和清理。

  链接

  按照世界通用标准,一个上市药品主要有3个名称———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其中,化学名和通用名是标准名称,而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可以用不同的商品名。按照我国药物管理的规定,一种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及药品管理部门确定,而商品名由生产厂家来定,只需在药品注册部门备案即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