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国环境NGO应该拉陌生人入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0:38 浙江在线

  几天前,我受“北京地球村”之命到山西阳泉调查环境污染问题。在太原,我有意无意中向当地的环保部门提问了一句:你们这里的环境NGO(非政府组织)多不多?我想,像山西这样全省几乎都在吃资源饭和祖先饭的地方,像山西这样有好几个城市名列污染城市前列的地方,应当有那么一些汹涌澎湃的非政府组织,来替民间的个体的松散的脆弱的人们,来替可怜的悲惨的天天受到掠夺和毒害的自然环境出头说话。

  然而,他们很遗憾地告诉我,太原除了几个关注环保的“大学生社团”,就只有山西环境文化促进会和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了。前者似乎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山西分舵”,后者的会员中肯定有相当多的“环境伤害者”,他们入会或许只是想寻找更多的政机和商机。

  中国最早的环保主义者,或者说最容易被环保思想感染的人,是些知识人士,是些文学感应能力强的人士。环保主义者是我认识的最善良的人,也是最经常地陷入绝望中的人。替自然说话的人往往会被人视为敌人,会被人视为忽视人权(尤其是富裕权、发展权)的人。一个人因为替自然呼告而把一些人当成敌人,那些践踏自然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些人也就很容易把他当成敌人。

  中国的环境NGO至今也算有了十多年的历史,公众已经开始对道德纯洁和情绪感染相当厌倦,他们不想再接受“调查”和研究,而是要求“实践”,他们不想让你来教育我,而要求你来帮助我走出当前环境权被掠夺和重创的困境。他们需要策略,需要解决方案,他们暗地里承认,只要你有能量,不再问你出身,只要你对人类和自然界抱的是公益性的关心,人们就会响应你,就会与你同行。所以,人们希望中国的环境NGO开始有强大的“自生能力”——不仅富集于北京或者云南,而是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不仅是环境教育或者美学熏陶,而是在感受当地美好的基础上,为当地的环保困境出谋划策;不仅是志愿者思路,更需要产业化待遇。

  也许是中国人天生就羞涩,也许某种程度上“拉熟人入伙”是最简易之工作方法,中国的环境NGO目前仍旧缺乏广泛“拓荒”的勇气。他们要么沉迷于个人的发现和感应,要么对同好者表达出了过多的迁就和互恋。他们肯定也意识到,环保不是环保人士“带着悲伤的狂欢”,而是冷静谋划可持续策略;环保不再是道德的招引,而是在参与多方博弈和“决斗”之后获得的一小点权威。所以,他们一直在努力地改良自己。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开腔,拉陌生人入行”。

  陌生人有可能是不理解环保的人,有可能是敌视环保的人,与环保主义者身上鲜明的“无力感”相比,陌生人往往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决策能量”。环保不再是中小学生之事,不再是知识分子之事,不再是弱势者之事,不再是无力者之事。环保是成人的事,环保是手持“强权印章”者的事;环保NGO表达力量的最佳方式不再是当众啼哭而是“举案说法”。环保不是恶意的传销,而是善意的、替自然代言;环保说到底不是在治理环境,而是在治理人类的行为,而人类的行为只有两大块,一是生产行为,二是消费行为。只有当所有的环保人士都能够面对陌生者、强硬者、顽固者发起攻城略地的“行为改善运动”的时候,我们的环境NGO,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大的尊重和信任。自然,他们的肌体也就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强壮,再也不用考虑“先长高还是先长壮”这样愚蠢的问题。


作者: 冯永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