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警惕“网络暴力”泛滥的倾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4:48 温州新闻网

  近期,一连串“网络暴力”事件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和普遍不安,“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孔子PK章子怡事件”等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几乎都以一个或真或虚的争议话题为肇因,引发网络上一哄而起且排山倒海的“正义”讨伐,给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和名誉造成伤害,而后随着社会舆论中理性声音的出现,网络上的讨伐之声也一哄而散。这种同一类型事件的反复出现,让人疑惑网络“正义”之声的暂时沉寂,并非出于反思后的理性复归,而只是“尽兴”之后的周期性低潮,随时可能因为下一个目标的出现而再次发作。

  将上述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定性为“网络暴力”,一定会招致参与者的不满,因为在所有类似事件中,每一次舆论发动都基于正义的立场,每一位匿名者的发言都充满道义的激情。对这样一种现象的评价和批评,确实需要格外慎重。

  在上述三个典型事件中,“虐猫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具有最充分的正义性;“孔子PK章子怡”则是一场典型的乌龙事件。而这两起事件的共同结果,是都对讨伐对象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虐猫事件女主角的行为,固然应该受到谴责,但其实际受到的惩罚,明显超出了责、罚平衡的限度,而在对她的实际惩罚过程中,网络舆论越权充当审判者,在“痛打落水狗”式的无限追击当中,确实扮演了暴力者的角色。而“孔子PK章子怡”事件,虽然经过多方澄清而基本厘清了真相,但当事学者的学术声誉会因此受到何种影响,目前还难以断定。

  三起事件中,“铜须门事件”最具网络特征。网友“锋刃透骨寒”在网上举报自己妻子与另一位网友“铜须”有一夜情关系,引发网络舆论对“铜须”的谴责和“追杀”,并动用网络侦察手段,查实并披露了“铜须”的真实身份、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给“铜须”的现实生活造成极大困扰。而正当网络舆论达到激愤的高潮时,“锋刃”却在网上现身宣布一切都是虚构,游戏已经结束。网络舆论的所有道义激愤突然失去对象而被悬置,“铜须”所受到的伤害成了这一事件中唯一真实的存在。

  无论是否真的出于“正义”的动因,三起不同事件的演进过程中,“正义”都已经成为一片喧嚣中的旗号,而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以正义之名而导致不义的结果,网络舆论确实呈现出典型的群体暴力特征。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以《逃避自由》为题,探讨个人为了逃避责任和获得安全,而匿名加入群体后所表现出的暴虐和放纵。而如果这种暴虐得以假正义之名,则群体的放纵更会受到崇高感的鼓励而愈发膨胀,并最终导致群体暴力。在目前的正常秩序社会中,网络显然是最佳的匿名场所。匿名、聚众,使每一个加入其中的个体都获得了空前的勇气和超强的敏感。这种聚集到一起的“勇气”不但以巨大的舆论力量而对讨伐对象造成伤害,而且在网友对“铜须”真实身份的穷追不舍中,已经呈现出真实的暴力倾向。

  与以往我们所评论的大多数题目不同的是,面对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网络暴力”倾向,我们无力给出任何有效的建议。匿名的群体狂欢,很难因个体的反思而有所收敛。或许唯一可以稍感宽慰的是,上述三起事件,都在传统平面或电视媒体介入之后,因“真相”的被披露而渐趋平复。传统媒体在既往历史中所积累的权威,适时发挥了与网络舆论相互校正、平衡的作用。

  指出网络舆论的“暴力”倾向,并不意味着对网络舆论的全盘否定。网络舆论在社会监督、救助弱势群体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是对这柄“双刃剑”,社会各方都应谨慎使用、小心看护。

  来源:《北京青年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