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鸿胪井碑,何日是归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4:54 新民晚报

  

鸿胪井碑,何日是归期?
鸿胪井碑,何日是归期?
见习记者吕剑波

  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中国大批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的命运引起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

  这其中备受瞩目的文物之一,是近百年来一直深藏在日本皇宫内的鸿胪井碑。

  鸿胪井碑是唐代东北地区归属中央政府的唯一存世物证。98年前,它被日本侵略者从中国旅顺带回日本东京,从此不为世人所见。

  66岁的王仁富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鸿胪井历史的专家,他从1994年起便致力于推动鸿胪井碑的回归。6月2日,他在吉林白城家中接受了本报的电话采访。

  唐代统一唯一物证

  “其实,鸿胪井碑并不是一块一般的石碑,称其为‘刻石’更为准确。”王仁富说,“它是一块小汽车大小的褐色驼形自然巨石。”

  一块石头,因为它承载的历史而不朽。

  公元713年,唐睿宗派遣朝廷郎将崔訢任鸿胪卿出使震国旧都(今吉林省敦化市),执行宣谕震国为忽汗州和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使命。崔訢使团经长途跋涉,历时数月到达震国,成功完成了册封使命。自此,震国被称为渤海,正式隶属于唐王朝。

  公元714年春,为记载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返程途中,崔訢在旅顺黄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凿井一口,并在西北麓井旁一块巨石上自上而下分三行刻下“勑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忻,动词,“开凿”的意思)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共29字。

  “这29个字,分量很重。”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教授说,“因为它是唐代东北地区归属中央政府的重要印证和唯一物证,是没有过人为改变的第一手史料。”此后,人们将此两口井称为鸿胪井,将这块刻字巨石称为鸿胪井碑。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渤海国(我国东北地区)是与唐王朝完全对等的独立国家,鸿胪井碑是对这种说法的有力反驳。”王仁富说。

  被劫日本不为人知

  1908年,旅顺被日军占领期间,日本海军中将富岗定恭将鸿胪井碑劫掠回国,同年4月30日,鸿胪井碑被运入日本皇宫。

  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富岗定恭在鸿胪井碑的原址,竖立了一块由他撰写碑文和题写碑名的“鸿胪井之遗迹”碑,宣称自己“恐湮灭其遗迹,树石刻字,以传后世”,公然为自己的掠碑勾当贴金。

  “从此,真正的鸿胪井碑深锁在日本皇宫里。一直到现在,中外学者都鲜有人亲眼得见。”王仁富叹了口气。

  由于深藏日本皇宫,鸿胪井碑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知晓,甚至许多学者对这块石碑也有着很多误会。

  “很多人以讹传讹,以为它就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石碑;还有人把刻文的面积当成了刻石的面积,以为它就那么一点儿大……”王仁富说,“不过这不能怪他们,我自己在2005年之前也没看过这块碑的照片。”

  王仁富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鸿胪井碑照片的情形:“那是2005年8月31日,在大连举行首届中日学者研讨会,日本学者带来了鸿胪井碑的照片,一共5张。”

  “我把照片看了又看,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王仁富的声音颤抖,“心里总想着,我终于看到了,但接着就是一阵阵的酸楚。”

  碑顶凿孔已遭破坏

  王仁富心里的酸楚也是所有中国学者的酸楚:明明是自己国家的文物,却只能从几张照片上看个大概,亲手触摸一下更成了奢望。

  让中国学者更觉得没道理的,是日本方面对刻石的处理。“如果他们把刻石放在东京博物馆,还有点情有可原,可他们把它放在皇宫里,就像是天皇的私有物品一样!”

  1967年5月12日,日本学者渡边谅有机会进入皇宫,直接看到了鸿胪井碑。然而,他看到的景象让王仁富痛心不已:“石顶中央凿了一个孔,孔中立了一个八角形石柱,用来支撑亭顶盖的中心部分。”

  “这样的人为破坏,等于在鸿胪井碑的头上插了一颗钉子。”王仁富气愤地说。

  刻石的损坏和时不我待的信念,让王仁富走上了寻求鸿胪井碑回归的漫漫长路。

  2001年,王仁富倾其所有,南下北上,单枪匹马开始漫长而艰苦的工作。不算路途食宿花费,光是复印资料,寄发信件、传真,接听电话手机,经济上已经捉襟见肘。他甚至几度想把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

  几年来,他的追寻感动了很多人,但也有人不理解。“曾经有人问我,把碑要回来,能卖多少钱。”王仁富笑道,“我说,没人能买得起,只有历史买得起。”

  “拿人家的要还回去,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我不相信日本有关人士不懂。”王仁富说。

  民间追讨困难重重

  在王仁富的心里,一直有一个计划:“我希望能找到一位崔氏的后人,和我一起去东京。起码表明我们中国人没有忘记这块碑,没有忘记这段历史。”

  然而,他也知道,民间追讨困难重重。

  去年,负责打理日本皇宫事务的宫内厅曾经表示:“鸿胪井碑已被列为日本的国家专有财产,摆放在皇宫内,是不允许人们随便进入参观的,我们最多只能提供照片。”

  “我已经66岁了,自己感觉身体不是很好。我担心不能在有生之年拜谒鸿胪井碑,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王仁富动情地说,“最近,我打算致函日本天皇,希望考察鸿胪井碑,早日完成这个心愿。”

  有关的研究学者告诉记者,如果鸿胪井碑一时回归不了,他们将制作一个复制品,放置在原址,等待着真品的归来。

  王仁富最后低声吟诵起自己作的诗句:“碑之失,国之殇。何时归,痛断肠。”

  网络互动

  欢迎读者访问新民网www.xmnext.com,参与“鸿胪井碑何时归来”的讨论。

  焦点链接

  追讨文物有成功先例

  中国学者向日本追讨鸿胪井碑并非毫无根据,最近几年,有着类似遭遇的韩国和朝鲜据理力争,向日本讨回了几件“国宝”。

  索回“北关大捷碑”

  “北关大捷碑”是朝鲜人民为了纪念郑文孚将军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在他当年大败日军的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临溟村修建的纪念碑。日俄战争期间,一个日军将领将它带回国内安放在靖国神社里。

  上世纪70年代,一名韩国学者偶然在日本发现了“北关大捷碑”,韩国民众纷纷发起签名运动要求日本归还石碑。然而,靖国神社方面对此回应说,要归还此碑需要韩朝两国达成协议,并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

  2005年4月下旬,韩国总理李海瓒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金永南就要求日本归还“北关大捷碑”达成共识。后来,韩朝双方正式决定联合向日本索要石碑。

  2005年10月10日,日本政府声明同意将“北关大捷碑”归还给朝鲜半岛。10月12日,“北关大捷碑”正式移交给了韩国方面。

  “捐赠”《朝鲜王朝实录》

  今年5月底,韩国《朝鲜日报》报道,《朝鲜王朝实录》五台山史库本在被日本拿走93年后,将以“捐赠”的方式归还韩国。

  《朝鲜王朝实录》是把李氏朝鲜25代472年(1392-1863年)按年月日记录的编年史,共1893卷888册。它涵盖李氏朝鲜的政治、外交、军事、制度、法律、经济、产业、交通、通讯、社会、风俗、美术、工艺等各个方面的史实,是世界上罕见的宝贵历史记录。

  1913年,《朝鲜王朝实录》五台山史库本被运至日本。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五台山史库本曾传被烧毁,但后有消息称其中47册被保管在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

  韩国佛教界、政界于今年3月发起成立“收回《朝鲜王朝实录》委员会”,多次同东京大学谈判。在韩国轰轰烈烈的归还运动促使下,5月30日,东京大学宣布以学术交流合作为名,把《实录》“捐赠”给韩国首尔大学。

  鸿胪井碑深藏日本皇宫图TP

  王仁富一直致力于推动鸿胪井碑的回归。图为他在鸿胪井碑遗迹前的留影图TP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