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百余件海外回归文物亮相《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20:2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隋笑飞、曲志红)被选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金沙“太阳神鸟”,出现在国家博物馆5日开幕的《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国家珍贵文物征集成果》上,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这个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纯金饰品,虽然其圆形外径只有12.5厘米,重量只有20克,但由12条弧形齿状芒饰和4只首尾相接的飞鸟构成的极其精美并极富想象空间的图案,却颇能显现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和灿烂。

  为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而举办的《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国家珍贵文物征集成果》上,百余件失而复得的中华古代文化瑰宝,几乎件件都闪烁着这种灿烂的光芒。

  在展览最显著位置,摆放着一尊庄重古朴的青铜圆鼎。据展览项目负责人、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陈煜介绍,这是今年4月刚从海外征集回来的“子龙鼎”,这次展览是它返回故土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圆鼎通高1.03米,腹深43厘米,品相完美,造型雄伟,鼎身内侧刻有“子龙”铭文。这尊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有铭圆鼎,被众多专家们认为可与现藏国家博物馆的国宝“司母戊大方鼎”并列,一方一圆,堪称商周青铜双璧。

  和“子龙鼎”一起展出的还有近年来征集的善夫吉父鬲等一批西周晚期青铜器,其中一件铜簋的盖内和器内有铭文70字,铭文中年数、月序、月相、日辰四项皆全,实为难得。

  整个展览分为翰墨古韵、商周遗宝、造像风华、传承典籍、陶瓷溢彩、玲珑匠心、灯影舞台等几部分,系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抢救征集具有重大价值文物精品的突出成绩。在翰墨古韵部分,观众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中秋帖、伯远帖、五牛图等最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造像风华部分中,为观众展示了流失海外80年的龙门石窟佛造像,它们是得益于爱国华侨陈哲敬的捐赠而终于回归祖国的。此外,传承典籍中著名藏书家陈清华原藏的宋元刻本,玲珑匠心中精美的明清家具,陶瓷溢彩中的各式瓷枕,灯影舞台中来自全国各种流派的传统皮影作品,也都各具特色,价值不凡。

  在绵延不绝的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近代以来屡遭战乱和侵略,我国珍贵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珍贵文物的征集,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从2002年起,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国家珍贵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据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鉴定研究室张习武主任介绍,目前国家已拨付专项资金约2亿元征集海外遗珍,先后征集各类文物精品204件,皮影6万件。

  由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的这个特别展览,将一直持续到7月5日结束。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一睹这些重要文化遗产的“真容”,国家博物馆仅以5元的低价售票,并为有组织的学生等团体提供免费参观。(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