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6: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康有为诞生在南海,世人尊称他“康南海”和“南海先生”。他的一生波澜壮阔, 不断追求真理:少年时代刻苦求学;青年时代立志报国;中年时代布衣上书,请求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失败流亡海外以及办强学会、著书立说;晚年创办天游学院,撰成《诸天讲》。康有为与广州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广州,他奠定了一生新思想体系的基础,培养了大批维新人才,并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变法的理论著作,掀起了时代的狂飙。毕生力作《大同书》更是他政治思想发展的高峰,被誉为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其救国图强的主张,启蒙了一代人,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 对康有为,史学界有着不同的评价。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将其称誉为“先进的中国人”,他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策划 赵洁、李倩撰文 许俏文 摄影 颜士然 百年老屋 书香延续 正午的苏村一派安适宁静,隐隐约约远处猫狗的叫声回荡在干净的空气里。路边的榕树下,几位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乘凉,小孩子依偎在她们身旁,家养的狗懒洋洋地趴在各自家门口前。 村子深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清晰地刻着康有为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大同”。走进“大同”牌坊,如同徜徉在时光之中,一切都是安静凝固的,康有为青少年时代所有的故事都留在这里斑驳的石头上,曲折的小巷中,古老的宅门内。 经过后期的重建和修葺,康有为故居由纪念馆、故居、康氏宗祠、澹如楼等主要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故居外的池塘边还存有康有为登进士后所立的一对“旗杆夹”。池塘附近,是旧日的康氏宗祠、七松轩和澹如楼遗址。七松轩和澹如楼是康有为叔祖康国器建造的,楼上广置图书,康有为小时常来这里阅读。 村里的老人告诉说,这里以前住的都是康姓的人,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村里的康姓人家越来越少,只剩下不到十户,可是每到节庆或办喜事的时候,康姓的人都会从各处返回重建的康氏宗祠庆祝或祭拜祖先。 在一片外墙亮丽的新建楼房中,一间古老的青砖镬耳屋尤为显眼,别有小院幽深的味道。这里是康有为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农村住宅。至今保存完好的老屋采用青砖墙橼木结构,凝重古朴。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阁楼,两廊中间留有天井,古屋采光足通风好,冬暖夏凉,环境非常舒适。 康有为故居原名“延香老屋”,康有为出生时,祖父曾作诗“书香再世汝应延”,表达了祖辈希望康有为能延续书香的心愿。延香老屋始建于清代中叶,至康有为时,康氏家庭已在老屋住了五代人,所以康有为又称之为“百年旧宅”。在这座故居中,康有为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饱读中西书籍,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并在此处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论著《大同书》初稿。 漫步于康有为纪念馆里,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康有为:少年时在家乡钻研国学吸取西学孜孜不倦;青年时在广州办万木草堂亲授新学变法之道;中年时在北京松筠庵彻夜疾书拟奏折提出变法纲领;在颐和园勤政殿慷慨陈词历数变法之策……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记载,感受着当年康有为的思想与生活,体味着并未远去的历史足音。 聪颖少年 博览群书 康家是书香世家,在南海属名门望族。当时,像康家那样能给后代创造优渥的文化条件的人家,不仅在南海,即使在广东,也是不寻常的。康有为天资聪颖,据他自己回忆,4岁时在伯祖父的教导下就已开启知识之门,5岁能背诵唐诗数百首。对康有为而言,读书使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进入了一个令他着迷的知识与学问的世界。读书的快乐和收获,康有为最初是从祖父那里获得的。康有为的父母均早逝,他主要跟随祖父长大的,曾有两年的时间前往祖父任职的连州,与祖父一起生活。 康有为祖父康赞修是岭南德高望重的儒师,一辈子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他教康有为读书虽然也希望其考取科举功名,但他对康有为未来人生的期望却远远超出于功名之上,他的学识、品格、文化精神,都渗透在对康有为的早期教育之中。在祖父的教导下,康有为博览群书,除了阅读古籍,他还喜欢浏览本来是下发给祖父的《邸报》,借以闻知朝政时事。《邸报》上所记载的曾国藩、骆秉章、左宗棠等人的业绩,对康有为年少的心灵触动尤大,“慷慨有远志矣”。 祖父喜好游览名胜古迹,在游览的过程中,总不忘给陪游的康有为讲古人事迹和传统义理,这也是他教育康有为的一种方式。康有为曾随祖父游过广州著名的古迹镇海楼、五羊观和蒲涧寺。 1870年年中,祖父奉命调回广州,康有为一同来到广州,在广州和南海两地,继续自己的读书生活。多数时候,康有为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博览群书。此时叔祖康国器在家乡新筑了园林叫“七桧园”,其中建有两座藏书楼,分别名为“澹如楼”和“二万卷书楼”。这为康有为的自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七桧园”成了他读书的乐园。他喜欢读各种书籍,经集杂史、考据辞章都一一披览。第一次读到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的文集《西河合集》,第一次读到像魏源一样最早将世界史地知识介绍到中国的徐继畲的名著《瀛环志略》及《地球图》,由此得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这些书籍为康有为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知的门。 无意科举 但求救国 康有为从小最主要的任务是读书求功名。在家人的心目中,读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顺利地通过科举考试,为自己开通仕途,为家族增添荣耀,为国家造就人才。到17岁为止,家人为康有为共请过六七位先生执教,教学内容无一例外是记诵经书,学写八股文,为一次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做准备。但是,这种枯燥无味的应试学习很不符合康有为聪敏的天性,他提不起兴趣。 光绪二年(1876年),康有为在广州参加乡试落榜,祖父康赞修把他送到南海九江礼山草堂,拜大儒朱次琦为师。朱次琦为南海九江人,人们亦尊称他为“九江先生”。康有为初到礼山草堂,朱次琦就以《五代史史裁论》为题,考他的学识根底。康有为模仿《史通》的体裁,博引群书,加以议论,一口气写了二十多页,受到朱次琦先生的称赞。在礼山草堂,康有为天未亮就起床学习,直至深夜才睡觉。他主要阅读儒家的书籍以及经说、史学、掌故、辞章等,每天读书的厚度以寸计,有时一天读十几本书。 康有为在礼山草堂三年,在朱次琦先生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受到很大的教益,然而,他试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还没有找到答案。光绪四年(1878年)冬,康有为辞别朱次琦先生,返回苏村,上西樵山学习、思考,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抗衡旧俗 抵制缠足 康有为并不满足于仅从书本上和头脑中求道,还力求在行动上按自己所获得的新知新思行事,为此不惜与强大的旧势力、旧风气相对立。年仅19岁的康有为在长辈的包办下结婚,他比新娘张云珠大3岁。按照当地的风俗,成亲当晚,亲友可入新房戏弄新娘,但康有为坚决拒绝这种陋习,令众亲友不欢而散。 “勇于与旧势力抗衡”这一个性特征,还突出地表现在1883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裹足会”,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之先河。中国女子缠足相传始于南唐李后主在位时期,千年流传,成为风气。在康有为生活的南海银河乡,不缠足的女子,会被贱视为妾婢,不可能嫁进富贵人家。康有为认为缠足是折骨伤筋、害人生理的谬俗,与夫人张云珠一道坚决不给长女缠足,尽管族人惊讶不已,有的长亲甚至苦苦追逼,夫妻俩也毫不动摇。 开了这个好头,次女及其他侄女顺势而下,不缠足便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为了扩大影响,康有为积极策划推广不缠足的做法,并与当时邻乡一个曾出国游历过的员外商议创立不裹足会。在该会草例中,规定凡入会者家中女子皆不裹足,其已裹足者不强迫放足,已裹而愿意放足者则表示祝贺并予以表彰。康有为还为成立此会写了序文,进行宣传发动,响应者甚多。但因种种原因,该会最终未能成立起来。 力促变法 维新图强 戊戌政变前的6年内,康有为在万木草堂授徒讲学,力图以教育兴国,鼓吹变法,培育学生近千人,地域遍及上海、北京、广东、广西等各省市自治区,可谓桃李遍天下,培养出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徐勤等一批政治家和学者,他们后来都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人物。 1888年,中法战争后,国势日蹙,康有为以救国为己任,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主张中国变法自强。之后,又曾六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还与维新派人士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建立学堂,创办报刊,广泛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光绪皇帝接受了变法的主张,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在全国推行变法,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革新、改良。 历时103天的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16年,继续寻找救治中国的良方。然而,迷信皇帝的康有为在海外组织保皇会,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了论战,1917年更参加了张勋复辟。他在晚年完成的《大同书》中,描绘出一个东方式的乌托邦:“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走出故居,凉风习习。回首翘望,康有为故居掩映在一片密密麻麻的民房中间。恍惚间时光倒流,年轻的康南海身着长布衫站在澹如楼走廊上极目远眺,朗朗吟诵:“夜夜登楼望大星,紫微帝座故荧荧。山河两戒谁能考,庙社千秋尚有灵……” 广州: 康有为留下的印记 康有为一生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四处奔波,南海、广州、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甚至国外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其中,他少年和青年时代曾经断断续续地在广州生活过一段日子,小蓬仙馆、万木草堂、陶陶居是目前广州现存的关于康有为的文物遗址。而正是在这段时期,康有为的新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写出多部维新变法著作,培养大批维新人才。 小蓬仙馆 小蓬仙馆是康有为幼年曾读过书的书院,原址位于荔湾区花地街新隆沙东2号,占地约431平方米。由于市政道路扩建的需要,小蓬仙馆于2001年10月26日被完全拆卸,所有拆下的材料,包括柱、门、石雕、台阶和地砖等被编号入册后,再搬运到醉观公园里,并按照原样重建。 小蓬仙馆原是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水磨青砖三进古建筑,其中第二进、第三进于上世纪80年代被拆除。小蓬仙馆结构以麻石为主,洁白光亮,正门石匾刻有“小蓬仙馆”字样,乃当时两广总督叶名琛所书。庑殿之间还有两扇侧门,上面清晰可见“清镜”、“平砥”四字。门额石刻记载,小蓬仙馆建于“咸丰七年首春(1857)”距今144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广州地名志》关于小蓬仙馆条目记述:“康有为幼年曾在此读书”。 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是晚清时期康有为创办的一所私立学堂,取名为“万木草堂”的寓意是培植万木为国家栋梁,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万木草堂原为邱氏书院,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式建筑,宽15.8米、深35.3米,面积663平方米。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推行其维新变法主张,于1891年在此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 万木草堂历史上曾三迁堂址:现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山四路长兴里旧址是万木草堂最早的落堂处,原名“邱氏书室”;1892年草堂迁至卫边街的邝家饲,地点在广卫路附近;1893年又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即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但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该处即遭清政府查封,堂中藏书300余箱亦同时被毁。万木草堂所迁的三址,后二址今已不存,现存的长兴里旧址门面及“邱氏书院”石额仍存旧观,成为昔日“草堂”的历史见证。 陶陶居 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的牌匾是康有为的亲笔所书字体。这块招牌的来历,带有些传奇色彩。据说十一甫大街原有一间古老大屋,是康有为爱妾所居,此妾名唤陶陶,康有为因而为其居书匾为“陶陶居”。后来维新失败,康有为亡命天涯,其妾亦不知所终,但“陶陶居”房屋匾额犹在。 1922年广州在这一带拆建时,老屋也在被拆之列。后来茶楼“陶陶居”的创建者认为“陶陶居”三字十分适合作为茶楼之名,且又为西关一带居民所熟知,便于扩大茶楼的知名度,于是贿买拆路工匠代为拓得此匾墨迹,放大后作为茶楼牌匾,所以“陶陶居”的招牌是没有书写年月的。曾有研究康有为的学者看过此牌匾后亦确认是康有为的笔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