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尾巴的功能”和“如何钉钉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7:55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7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有一篇文章《从教学生如何钉钉子看教育观的差异》,看后颇受启发。 故事围绕着中、德两国教师如何培养钉钉子的工人展开……。在德国。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钉钉子。这里有一些工具,请大家上来尝试一下。”教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辅导学生。下课时间到。“同学们都掌握了吗?”学生们:“会了”。老师:“好,下课。”

  在中国。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钉钉子。钉钉子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某著名造船厂船坞由于一颗铆钉不牢,致使一艘未完工的万吨级轮船滑落水中。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影响恶劣。所以,希望大家对钉钉子这看似小事的事情,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接下来,老师从五个方面给同学们讲了钉钉子涉及到的要素。如钉子的材质、击打物等等。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学生(一脸茫然):“听懂了!”老师:“好,下课。”

  看到这里,我想起电影《决裂》中那个被当成嘲笑对象的老教授在给学生分析“马尾巴的功能”。这么多年过去,老师们还在用老一套给学生灌输知识。我们的课堂教育就是这样,凡事都要讲出“一、二、三”的“系统性”来,否则就不像个老师,更不像一个好的老师。好的老师开口就是“首先,其次,再者”,黑板上写满知识要点,偶尔提问几个学生,就算是做到了知识的系统性、教学的互动性。有老师很幽默地总结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模糊,让学生在懂与非懂之间游走,就可以永葆老师的权威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接受知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毫无用途,那么掌握这样的知识又有何用?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不少中国校长批评了当前国内大学的培养方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不断重复地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些问题存在多年,类似批评太多太多,但“面面俱到”式的思维方式却依然颇有市场,在强调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这样的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好好反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