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四大名著看古籍重复出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03:05 光明网-光明日报

  1949-2000年,我国排印、影印古籍11700余种,对弘扬祖国文化遗产、保存古代典籍为功尤巨。改革开放以来,古籍出版事业走向繁荣,但也出现了出版社争吃“祖宗饭”的现象。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因“古籍无版权”,专业古籍社和非专业出版社群集古籍出版领域,形成一股古籍出版热,重复出版也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古籍出版涉及各个门类,文学类出版品种最多,重复出版现象最为严重,尤其是古

典小说名著、通俗与艳情小说、古典诗词戏曲、著名作家文集随笔,表现更为突出。历史类的正史编年史、杂史,哲学类的先秦诸子和易类,医学类的经典名著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千金翼方》《寿世保元》等,都曾大批量地被重复炮制。这里以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为例分析古籍重复出版的基本特征。

  粗略统计,自1950年至2005年底(除去少年版、彩绘本、改写本、简写本、缩编本、改编本、注音本、白话本、汉英对照本等),《红楼梦》版本共有230多个,《三国演义》210多个版本,《水浒传》《西游记》也都超过190个,版本数量惊人。从时间段看,《红楼梦》版本,1949-1977年13个,1978-1993年25个,1994-1996年36个,1997-2005年160多个,其余三部与此类似,可以看出1994年以来是重复出版的高峰期。

  55年来,出版《红楼梦》的出版社130多家,出过其余三部的出版社也都在120家以上。其中专业古籍社仅20家。1985年以前,四大名著的标点排印基本上是由人民文学社承担。此后,少数专业古籍社如中华书局、岳麓书社、上海古籍、黄山书社等参与,也都力求做出自己的版本特色。1992年,国家对古典小说出版的选题管理作出调整,下放了部分古典小说出书的审批权,除古籍社以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出版社都来切分这块蛋糕,四大名著印数剧增。

  古典名著除重复制作的单行本大量出现外,收入各种丛书的屡见不鲜。1997年后,收入丛书成套推出的四大名著达110多套,常用的丛书名如《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点评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中国古典名著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精选》《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本》等等,大同小异。重复出版还表现在同一出版社所出的丛书,如某出版社2004年将四大名著分别收入其《古典名著文库:迎奥运纪念版》(2版)、《金榜之路系列丛书》、《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本》三套丛书,2005年2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又重复收录。又如,某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003年版《古典名著文库》《青少年素质教育必读·春蕾卷》、2005年版《足本珍藏版》四套丛书亦皆收入四大名著。

  由以上数字和分析可见四大名著重版率之高、重版现象之惊人,这在其他古籍新印本中也有体现。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条是:古典名著市场需求巨大,有现成的底本,而且不必支付稿酬,对众多策划创意能力不足、缺少出版资源的出版社来说,这是一条赚钱的捷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古籍出版物按时间序列,出现“鉴赏热”、“白译热”、“翻印热”、“黄金版、收藏版”热等“热峰”,许多名著或大部头著作的全译本、选译本、精华本、故事本等纷然问世。如《资治通鉴》《论语》《庄子》《史记》《左传》等均被“白话”。金克木先生曾指出,各出版社重复出版,特别是将几百万几千万字的古籍重复翻成白话,是一种很大的浪费。随着同类图书的充斥,这块市场已近饱和,不但造成编辑、印刷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古籍图书质量大打折扣,损害了读者的利益。

  另外,一些出版单位在出版古籍时,为方便省事,采用影印手段出版古籍,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出版。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出版社违背影印常规,既不认真选择底本,也不加些微校勘,即行影印。如学术界已公认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是质量最好的新版本,而此本之后,一些出版社却大量影印错误较多、没有整理的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实在令人费解。

  从管理上来看,古籍出版存在各自为政、缺乏统筹之失,也是造成古籍重复出版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种版本大同小异,相互因袭,甚至后出的还达不到早出的版本的水平。对此,中国出版集团总裁杨牧之曾建议成立一个评议审定小组,请专家学者对已经出版的古籍进行评议,确定“善本”,最终形成古籍整理图书“善本”目录,以古籍领导小组的名义公布,以此引导规范古籍出版,不失为一条良策。

  

从四大名著看古籍重复出版
从四大名著看古籍重复出版
从四大名著看古籍重复出版
从四大名著看古籍重复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大名著深入人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