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夏令营“钱”味莫太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05:23 大河网-河南日报

  

夏令营“钱”味莫太浓

  

夏令营“钱”味莫太浓
据新华社兰州7月25日电给孩子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夏令营?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面对着这样一个不新鲜但很难回答的问题。

  ●变着花样开

  暑假前,天津市河北区王老师就收到一沓沓名目繁多的夏令营活动宣传单:“拓展训练夏令营”“舞蹈夏令营”“科技夏令营”等。

  记者近日在兰州接到一家名为“牛津暑假儿童英语夏令营”的宣传页。上面标明教师中有牛津大学毕业的英语老师。而当记者以学生亲属的身份拨通电话,要求其拿出学历证明时,对方口气生硬地说:“名额有限,要来就赶紧。”

  济南市青少年宫教师曹靖说,教育部门严格规定,开设夏令营的部门或单位要有一定的资质,并需要到教育部门备案。而一些社会机构特别是商业机构为赢利而开办的夏令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夏令营。

  ●市场隐患多

  一些教育工作者强烈呼吁,夏令营一定不要“钱”味太浓。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专家彭德华说,商业机构可以介入,但不能改变夏令营的本质。商业气息太浓的夏令营,对孩子的成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最大的隐患是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一些主办机构并没有合法的身份,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将面临着漫长的维权之路。

  另外的隐患来自不合格夏令营对于孩子心理的影响。所谓的“贵族夏令营”让孩子住星级宾馆、吃宴会大餐、实际上会促使孩子滋长贪图享乐的心理。

  ●监管有真空

  兰州一家主要旅行社市场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旅行社若以夏令营的名目开设一些旅行线路,不需要任何手续,也没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资质审核。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教育部门又管不了旅行社的事情,这一块的监管实际上是空白。”

  记者了解到,由社会机构设立的单纯赢利性的夏令营恰巧处于“三不管”的状态,各类社会办学机构或旅行社把夏令营当成“摇钱树”,他们以育人、锻炼为名大肆敛财。家长稍微放松警惕,就可能遭遇陷阱。

  部分专家呼吁,要确定具体部门或是相关部门联合办公负责举办资质的审批工作,不能让夏令营管理成为真空地带。

  中俄航海院校夏令营开营

  7月25日,中俄两国航海院校夏令营活动在大连星海湾广场开营,这是中国“俄罗斯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夏令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共进,拥抱海洋”。来自中俄两国7所航海院校的部分师生将在7天时间里参加技术比武、文化交流、联谊舞会等活动。

  ▲参加开营仪式的俄罗斯女大学生。

  ▲大连海事大学凌风远航队在海上航行。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