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众参与是保护土地的根本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07:34 大众网-大众日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在国土资源部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7月25日《中国青年报》)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近几年来,国家一直把严把土地闸门作为明确的态度一再公示,而且从2003年起,不断有新的“禁令”、“政策”出台,设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

也可以看作是严把土地闸门的举措之一。但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还要拭目以待。

  当下土地利用涉及各级政府的“官帽子”、“钱袋子”,滥发“粮票”的冲动实在难免。这从各地方连续不断的违规、违法用地案件中可见一斑。对此,尽管国土部门加大了监察力度,不但司局级官员频繁带队下查,甚至连部长孙文盛也亲自参加。然而,压力仍然不减,这固然与原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不力有关,但是在国土部门已经实行了垂直管理以后,仍然无法排除全部干扰。此次国务院要求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进一步表明了国家严格管理土地的决心,对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项制度要想有效的发挥作用,还有赖于公众的积极参与。

  在目前的体制下,能够对那些违规违法用地的地方官员进行惩处的,只能是上级部门或者上级领导。即使上级部门及领导都是出于公心,仍然存在一个能否真正了解掌握下级官员使用土地的真实情况的问题。事实上,这些年一些地方领导以各种方式欺瞒上级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谁能够保证他们不会再以同样的手段欺瞒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呢?

  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违规用地,与原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不力有关,更与民众在土地使用上缺乏应有的发言权紧密相联。最典型的是农村的集体土地。虽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行使出让土地的权利的,常常是乡村干部。显然,当某些个人与单位以各种名义“搞”土地时,与个别村干部打交道要比与众多村民打交道容易得多。依赖土地为生和最珍惜土地的农民,在出让土地问题上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发言权。而这正是造成亿万农民饱尝失地之痛的根源。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保护制度中,主要是依靠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而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监督,而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正是由于公众参与监督不足,导致土地规划成为地方首脑们手里的面团,不违规、不违法也就不可能了。

  防止土地被轻易地攫取的最佳办法,就是将公众参与制度化地引入土地保护工作中,强化社会监督。例如,可以考虑在决定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途径时,通过村民大会投票公开表决的民主程序决定集体土地的使用方式。总之,公众参与是解决土地保护问题、遏制地方政府征用土地冲动的根本途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