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要约同户知青寻乡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09:30 新文化报

  昨日,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盛国兴,带着一张老照片走进报社,希望能找到一同下乡的长春市第六十八中学的同学们,再叙当年情,共返“第二故乡”。

  急寻“大北屯小队”知青

   1968年11月15日,盛国兴与12位同学来到“农安县靠山公社”,组成“新城大队大

北屯小队”集体户。“我们的集体户就在松花江畔。”盛国兴说,知青与当地农民感情很深,“刚去时不会干活,农民手把手地教我们。那时耕地,一人一根上千米的长垄,谁干完谁休息。我们干得慢,农民们耕完自己的垄,还会过来帮助我们。”

  回城后,老同学间渐渐失去联系。为找到大家,盛国兴带来一张集体户全体成员的合影。照片后排左起:盛国兴、周永泽、肖老师、郭守义(男户长)、王兆卿;中排左起:袁新中、刘国成、靳国亭、孙桂云、田秀英(女户长);前排左起:张丽芬、夏桂英、葛冰、庄恕。

  如果您是盛国兴要找的同学或认识他们,请拨打本报热线0431-96618。

  下乡前拍下合影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9个字,印在盛国兴带来的老照片上。照片拍摄地点在长春,时间是1968年11月14日,正是这群“同学”下乡的前一天。“后排居中者是教语文课的肖老师。”盛国兴说,中间5名同学拿着“红宝书”,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有手持“红宝书”的照片。

  第二天就要下乡了!这张照片中,集体户中6位女生面含微笑,7位男生意气风发!如今,照片中的少年们已回城30年,均过半百之龄,他们还能再次相聚吗?

  知青故事

  知青替社员“打工”

   1969年春节刚过,国家要在白城修战备公路,各生产大队要选派若干名男社员去参加劳动。一些社员不想去,毕竟在那个困难年代让一家之主扔下家中老小出远门,实在让人放不下心。可是不去也不行,因为上面安排的人数必须凑够了。

  “这事本来跟知青关系不大,我们看一些社员不想去,就自告奋勇报名顶人数。”盛国兴说,大北屯小队集体户里的男生都报了名,“这次出民工,干了一个多月,双手磨得都是大血泡,顿顿吃四大碗高粱米饭还不饱,早上自己爬不起来,要让别人推起来。”就这样,这群十六七岁的少年凭着一腔热血,终于顶了下来,“干得再苦也值,这是报答农民兄弟对我们的关怀。”

  历史名词

   红宝书:指红色塑料封面的《毛主席语录》。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1976年,“红宝书”的发行量以数十亿册计。“红宝书”多为64开本。

  社员:上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兴起,农村各乡(镇)都改称“人民公社”,农民一律称为“社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