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文明行路、管路及造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09:41 四川新闻网

  行人、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我国各城市的一大顽症。上海市政府正化大力气给予整治。整治中也曾经发生了多次行人与管理者的冲突。据说,通过整治,文明行路之风正在形成。

  今日的行路文明,是靠高成本管理得来的。就以中山北路武宁路为例,这一路口在上午六点半到下午六点半,始终有五六个民警、十几名交通协管员把守。在第一次评比中得

倒数第一后,普陀交警为了争口气,从第二次评比开始,加大管理力度,为了防止非机动车乱走,就在两个人行道路口,埋设了一排铁桩,两个铁桩之间,只有细长腿才能通过,稍微粗一点的腿就会被卡住。在评比当天,甚至把某小区的铁门封闭,让行人在漏洞之间钻进钻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名列前茅。可惜这些文明景象持续时间不长,管理者稍微有松弛或下班后,就故态复萌。

  路是供人和车行走的,如果是仅仅为了争“文明第一”,为了管理方便而在道路上设置种种障碍,也就剥夺了路的本来功能,失去了评比的意义。当然这决不是说,行人和车可以不遵守交通法规。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盲道不畅。在周家嘴路近隆昌路的盲道竟然对准阴井铺设,百米不到的一段人行道上,盲道上的阴井竟然有十几个!还有不少人行道上干脆没有盲道。

  因此,无论是行路、管路还是造路,首先都应该“以人为本”,予人方便。否则再得“第一”,再“文明”,又有什么意义呢?(作者:章晓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