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垄断收费咄咄逼人民意小胜纯属偶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0:09 四川新闻网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银行卡查询收费”风波可能会有一个折中解决方案,即“允许持卡人每月免费跨行查询3次”。这一消息来源于多位银行卡业务负责人的“透露”,或非空穴来风。但是,基于该报道语焉不详以及事件复杂程度,对于这一可能结果,我们仍应持谨慎态度。

  银行查询收费是一场未经过任何听证的市场突袭行为。虽则银行收费之举有着多方

面的客观原因———比如银联和发卡行的利益诉求,以及银监会规定所有商业银行今年底资本金必须达到8%的大限,等等———但是,银行及各发卡银行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断然单方面采取行动,更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强势地位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即便跨行查询收费一经公布立即引起消费者强烈反对,并引起央行、银监会高度关注,并召集各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开会“征求意见”,但正如该报道所提到的,多位银行卡业务负责人仍然不忘强调:“调整跨行查询收费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各发卡银行手中,央行、银监会并不会就此出台强制性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面对银联、银行联手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市场行为”,管理层除了“指导性意见”,尚缺乏积极应对善策。

  利益主体自我膨胀,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制约,体现了目前国内经济领域反垄断局势严峻以及相关制度缺失的状况。由于反垄断法迟迟未能出台,致使消费者不能举起反垄断大旗与利益主体法庭上相见,而监管部门手中无利刃,亦无法有效遏制非正常市场行为以维护消费者利益。

  从历史角度看,一国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垄断现象势必伴随而生。美国自19世纪末开始进入资本垄断的时代(即“镀金时代”),由此也催生了一系列反垄断法律。但在中国,目前对国内市场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的垄断形式,并不像当年美国那样主要体现为自然垄断或经济性垄断,而是由于特殊国情导致的行政垄断。基于战略考虑、经济安全或政策性照顾等因素,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当前依然活跃在市场经济大舞台上的各类经济组织逐渐演变成为市场垄断黑马。毫无疑问,这些经济组织如果不受法律的有效约束,终将成为市场经济的害群之马。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次发卡行方面能够作出非常有限的让步,也体现了公众舆论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在当前社会各领域,公众舆论正在成为一股不忽视的积极力量。比如日前电力系统曝出“倒闭电厂抄表工年薪10万”丑闻后,便有消息称该系统即将掀起一场“减薪风暴”,这也可以视作有关部门对公众舆论的一种正面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近阶段以来,在部分专家学者当中,出现了一股公众舆论不可信、不可用的思潮。这股思潮实际上是不同利益群体力量博弈的反应。那部分专家学者所代表恰恰是部门利益或商业利益的代言人。很简单,所谓公众舆论,在中国就是群众呼声,在西方其实就是选民意志的体现。而无论古今中外,只要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不可能会漠视来自人民群众或者选民的声音。

  但是,行政垄断这块大石头,就如“灵魂附体”一般,仍然挥之不去。即使此次银联和发卡行作出一定让步,但没有人能够保证,明天是否还会有其他损害公众利益的“市场行为”出台。同样地,若非从根本上切除行政垄断恶瘤,也不会有人知道,今年电力系统减薪了,明年是否还会浮上来。———法律不在现场,垄断经济体就像一头猛兽,随时会冲上来咬你一口。只有反垄断法和相关配套制度及时现身,公众舆论才不会成为杂乱无章的街头议论,反行政垄断,也才不会成为“西西弗神话”。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一句话:“国民政府对人民服务必须范围更广泛,不仅要保护人民免受垄断的危害,而且要便利人民的生活。”这一句话,应作为当前身负反行政垄断重任立法和行政部门的镜鉴。(魏英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