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台风来了,要抗灾更要防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1:30 云网

  盛夏一拨接一拨的台风让东南沿海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导致800多人死亡、失踪的“碧利斯”刚过,7月24日和25日,第5号台风“格美”又在台湾、福建沿海登陆,华东、华南等地又紧急拉响了抗击“格美”的警报。如何避免和对待台风带来的巨大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备受关注。

  天灾无情。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了解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

总体上说,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依然是弱者和受害者。这是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基本前提——一厢情愿的“人定胜天”的时候还远没有到来,也不可能真正到来。

  当然,这样的前提不能成为懈怠防灾、救灾工作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推卸相关责任的借口。因为,人类前行的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战胜各种困难和灾难的基础上实现的。

  7月14日中午在福建省霞浦县登陆、7月24日消失的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影响范围大,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6省区深受其害;三是直接损失大,引发的洪水不但造成京广线中断导致大量旅客滞留,还让306万多群众紧急转移,同时造成612人死亡、208人失踪。“碧利斯”充分展示了台风作为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的极大破坏力,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折射出近年来防台抗台的特点、难点。

  从公布的损失和伤亡数字分析,湖南损失最大,而在台风正面登陆的福建、浙江和风大浪急的其他沿海地区,损失相对较小,特别是浙江实现了“零死亡”。而且,直接被台风刮走、被洪水卷走的人很少,主要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防台抗台准备工作早、群众转移多的地方,伤亡情况更少,而重大灾情大都在那些“意想不到”、“防不胜防”的地方。

  这样的特点,给我们今后的防台抗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将“不死人、少伤人”作为防台抗台工作的目标。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面对强台风和高强度暴雨,不宜过分强调严防死守,只有果断采取避险措施,将危险地段的人员转移出去,才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哪怕是“十防九空”、多上几次“狼来了”的当,也要在台风来临之前把防御工作尽可能地布置、落实到位。

  特别要重视非传统领域的防台风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预测预报水平的提高,一些饱受台风之苦的沿海发达地区,以高标准海堤建设为标志的防台抗台工程体系不断完善,群众的防台风意识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然而,对于台风罕至的内陆地区,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开山筑路改变了地貌和山体的构造,在暴雨来袭的时候,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为防台抗台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如对濒危山体的普查,对涉险人群的转移安置,对泥石流等灾难的科学预报,都应逐一提上议事日程。(邓建胜)

  责任编辑:spring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