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民低保”乃扩大内需之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5:07 新华网

  在7月21日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6点要求,其中第2条是:要进一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加大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

  时隔两天,新华社发表《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评论员文
章,针对内需严重不振,文章警告“要防止不平衡问题加剧发展”。

  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已公布,表面看GDP同比增长10.9%,外贸、投资、税收增幅更是刹不住。然而,

中国经济不平衡问题仍在发展积累,究其内部结构形态,投资、外贸、内需“三驾马车”因内需不足而失衡加剧;究其外部表现形态,少数人消费过剩和多数人消费不足的困境仍在加剧,也即社会结构性贫富悬殊矛盾继续积累放大。如果说居安思危是一种境界,那么,临危解危则是一种迫切。有鉴于此,无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积极扩大内需,还是新华社强调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都属针对性所言。

  20年前扩大内需,重在增加商品供给总量,抓手是加快经济发展,做大增量以满足全社会的消费需求。一言以蔽之,就是集中力量做供给的“加法”。今天的国情下扩大内需,重在遏制社会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增加中低收入尤其是占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从已公布的收入分配改革阶段性举措看,由

公务员加薪(又称工资改革)领衔,包括调整城镇低保线在内,工薪阶层的收入都会有一个不同程度的增长。但这个增长所涵盖的人群还覆盖不了社会的多数人群,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年年强调扩大内需算起,以这种方式来扩大内需,已被近10年的实践证明作用有限。

  扩大内需做“加法”,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创新抓手和载体。以政府现有的财政实力,完全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向社会的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占人口大头的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急需的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客观地说,为缓解贫富差距所造成的尖锐社会矛盾,政府已在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等领域作出了应对,但视野要更开阔,力度要继续加大,覆盖范围还太窄……

  消费能力是扩大内需的直接表征形态。但是,消费能力不只是有钱无钱、钱多钱少的问题,也是一个对未来的预期问题和消费信心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加点工资(何况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兄弟还不在此范围之内)对扩大内需的价值只能作用于治标层面。重在确保民生无忧,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目的所在。为此,我们不能不再次强调:建立“全民低保”乃扩大内需之基!

  中国是否应该建立起码的“全民低保”?是否该建立起与国情和社会制度相符合的社会福利制度?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我们认为,不容再含糊其辞扯皮不清。那么从国家财力考量,中国是否已具备这个条件了呢?我们的立场同样毫不含糊妥协。据查,美国在1935年,英国在1945年相继建立覆盖全民的初级社保体系。据中央党校的一项课题研究,中国2005年的公共财政收入已超过3万亿元,现有的人均公共财力已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美国和英国。另据中央党校的课题研究,建立一个低标准、全覆盖的低保体系,政府只须一次性投入3000亿元就可托底。这里所言的“托底”,说到底就是对广大低收者基本生存保障的托底,也是提升广大低收入者扩大消费信心的托底。

  有此“托底”所释放的长期效能,再辅以针对低收入者的“增收、减负、增加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等综合举措,多数人无钱消费以及有点钱也不敢消费的现状才能逐步有所改观。不考虑构建

和谐社会之长远,即便只从改变中国经济长期虚肿缺钙现状,“全民低保”也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外力因素。 (鲁宁)

  更多

  欢迎进入

  欢迎进入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