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暴雨考验北京“考”出了什么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1:35 华夏时报 |
许多涉水回家的北京人日前再次遭遇了2001年的情景,那一年一场不大的雪竟使很多人堵在路上接近10个小时纹丝不动;而2004年的一场暴雨也曾导致北京交通全面瘫痪。这几天接连的暴雨导致的交通局部瘫痪表明这一软肋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北京的交通为何如此弱不禁风?中央电视台发出感叹:大雨考验北京。但“考”出了什么?央视没说。笔者以为,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规划法是否落实执行到位?我国城市规划立法时间很短,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是1989年颁布的,从那时候开始城市规划才具有了法律效应。十几年过去了,北京有多少建设项目执行了规划法?有没有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现在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紧密相关。而由于权力分布的原因城市规划往往只能听命于地方长官,这样就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应景性和短期性,实际上也是最缺乏效率的。 其次,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我们用钢筋和水泥建起了一座城市森林,但是城市发展不能只顾上不顾下,不能把北京建设成“大头娃娃”。每年北京有多少资金用在地面建设上,有多少用在了地下水、电、气的管网上?两者比例是否合理?现在北京路面硬化已经达到80%,而地下排水管道却经受不住一场中雨的考验,这种资金使用方式存在浪费与分配不合理的嫌疑。 还有,应急机制是否到位?前天,北京市气象台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双双发布黄色预警。然而现在应急机制除了发布信息和政府有关部门全员出动外,再没别的可做。但即使如此,我们所有的应急措施是否全部到位?其实,启动应急机制的另一个方面是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毕竟是因为政府一些部门工作不到位,加大了灾情。如机场高速瘫痪,与仅有一条前往机场的高速路的设计和机场路大修没有考虑到大雨应急,不能说没有一定关系。如果每次灾难都无人承担责任,那么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被动地接受考验。 迟国维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