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宜洗车”媚化了汉语(读者中来)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2:18 江南时报 |
编辑同志: 早起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播音员在“有雨”之后,一定加上一句“不适宜洗车”。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想提醒有车族不要花冤枉钱。但这种提醒首先是多余的,而且问题在于,刻意对有车族做多余的提醒,使天气预报的服务对象增加了专一性,减少了广泛性,也使汉语陷入媚而俗的糟糕境地。 首先你听天气预报美女播音员的声音,“不适宜洗车”是连续发出的,就好像是专门为有车族做节目似的。一连串的“不适宜洗车”,就使人更觉得好像是专门为洗车做节目似的。然而,天气预报的受众显然不局限在有车族,而是面对普通百姓。中国普通老百姓有车的比例毕竟是很小的,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这么一句呢?天气预报是专门为洗车而做吗?如果是,则有媚车之嫌。媚车,不好。笔者不是汽车工业之深恶痛绝者,但也决不是其支持者。何况,中国老百姓有车的还是很少很少。试想对汽车没有好感的听众连续听媚车的声音,喜欢吗?这样一批受众的感受,天气预报还会眷顾一下吗?当追求浮华成为时尚,汉语也必然跟着变化,即变媚。 其次,即使为洗车而做,也没必要每句雨后都要说“不适宜洗车”。如果设定“有雨即不适宜洗车”是一条合理化建议,那么愿意接受这条合理化建议的有车族,看到有雨的信息自然会明白不适宜洗车,有雨与不适宜洗车就成了同义词,不需要重复了。格式化的重复,是多余。 原本应该端庄大方、给人以信赖感的天气预报用语,变得媚而口罗嗦,是不妥当的。为大众使用的汉语被媚化和低俗化,是不妥当的。 苏州 李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