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实现全市地质灾害预防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6: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
本报讯 (记者杨月娥)记者昨日从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上获悉,东莞市首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正式出台。按照规划要求,全市共划分出5个重点防治区、5个次重点防治区和2个一般防治区,分三阶段历时14年实现对全市地质灾害的预防。 地质灾害威胁人口509人 据了解,东莞市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软土地基沉降、岩溶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和咸潮等7类。目前,这些地质灾害隐患点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已带来直接经济损失2.83万元,威胁人民财产达948万元,威胁人口509人。 根据东莞市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统计,全市已查明地质灾害及隐患共有84处,其中最主要的是潜在不稳定斜坡,共50处,占灾害(隐患)点的60%,主要集中在虎门、长安、凤岗、樟木头、黄江等16个镇,威胁人口259人,受威胁资产达到462万元;其次是滑坡,共20处,主要分布在虎门、长安、凤岗、樟木头和塘厦,威胁人口148人,威胁资产356万元;软土地基沉降共8处,其中6处尚未治理;水土流失点2处,分别位于樟木头的柏地工业区和镇北的思罗坑水库附近,预测受威胁资产达10万元。 此外,咸潮的多次来袭也造成东莞市部分水厂水质不合格甚至停产事件。 全市拟划出12个防治区 据介绍,东莞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东莞市西南部的虎门、长安和东南部的凤岗、塘厦等镇;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凤岗、塘厦、樟木头和横沥等镇,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台地、丘陵和西部水乡地区。 考虑到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东莞市拟将全市划分成12个地质灾害防治区,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分别是:虎门——长安滑坡、崩塌和潜在不稳定斜坡高易发区;龙背岭滑坡、潜在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凤德岭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樟洋长山头滑坡、潜在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37%。 另悉,东莞市将在2018年底前,建立4处地质灾害检测预报、地质灾害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分别是:虎门——长安潜在不稳定斜坡预警预报和治理示范区建设;樟木头——塘厦——凤岗滑坡、崩塌预警预报和治理示范区建设;东莞西部水乡河网区软土地基沉降治理和防治示范区建设;清溪岩溶地面塌陷区预警预报示范区建设。 本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期为2006年至2020年,近期从2006年至2010年,中期从2011年至2015年,远期从2016年至2020年。 三大森林公园存在隐患 目前东莞市已形成山-水-城-林一体化格局,重点围绕4个自然保护区和16个森林公园展开建设,其中大岭山、大屏障和水濂山3大森林公园作为首批重点建设森林公园已列入东莞市政府工作计划之中。 但调查却显示,目前已完成的三大森林公园园区道路两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为潜在不稳定斜坡、滑坡和崩塌,其中以大屏嶂森林公园和大岭山森林公园地质灾害隐患点最为严重,上述2个森林公园内四级公路长达数公里的沿线均存在相当数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按照规划,将在东莞市各森林公园内危险地段统一设置警示牌,有计划地定期安排人员对危险地段进行巡查,发现山体变化异常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并关闭路段。 相关新闻 莞将建首支专业化 地质灾害监测队伍 本报讯 (记者杨月娥)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上了解到,东莞要在2010年前组建以东莞市国土资源局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并成立全市首支专业化地质灾害监测队伍,力争2020年底完成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治理工作。 据介绍,东莞将正式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包括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群测群防系统建设、专业检测网络建设、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建设四部分内容。 在群测群防系统建设上,将成立东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指挥中心;专业监测网络建设上,2010年前将完成全市首支专业化地质灾害监测队伍的组建工作,并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严重、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建立专业监测点;同时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