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百万亩“茶海”促百万茶农奔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8:18 贵州日报

  “十五”以来,湄潭、凤冈、余庆等地围绕纯农业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茶农增收奔小康,开展了新一轮种茶活动,取得了新的进展,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地实际和国内外茶叶市场的需求变化,遵义市委、市政府制定“打造百万亩茶海”的规划,用全新的视角拓宽种茶思路,推动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使茶叶产业成为百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百万亩茶海”规划,涉及种茶的范围比较广,需要适宜种茶区域新老茶农参与的户数人口也比较多。因此,需要广泛动员,提高干部群众对打造“百万亩茶海”种茶致富提高比较效益的认识,改变粗放经营的模式,推进集约经营。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茶叶一年种植、多年受益,高投入、高产出。要立足资源优势,着眼于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都比较好的湄潭、凤冈两县为重点,同时将余庆、务川、道真、正安、遵义等县、自治县的一些乡镇纳入,以乡镇为单位制定全市的发展规划,各县和乡镇再按市里的规划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坚持相对集中连片,分户组织实施,着力建设一批“核桃坝式”的专业村和专业户,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同时,根据基地面积以及其他因素,合理规划茶青专业市场,并依据发展形势分期分批构建茶青市场,还要考虑加工、水、电、旅游等规划,推进产业化经营。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搞好育苗。为抢抓市场机遇,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茶园,应以每年15万亩左右的速度,从2007年起,用4年左右的时间,新建茶园60万亩至70万亩,实现“百万亩茶海”的目标。要以乡镇或片区为单位进行规划,按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由企业或能人生产经营茶苗。

  政府引导,多渠道增加投入。解决茶叶产业发展的投入问题,是实现“百万亩茶海”目标的关键,既要靠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和多渠道增加投入。可通过财政补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银行和信用社贷款、财政贴息等办法,解决茶园建设所需资金问题。还可由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茶青市场建设。并协调公路建设、水利电力建设等项目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茶叶基地的公路、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

  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其在科学研究、成果应用、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搞好典型示范,在茶叶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按照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做到原料生产无公害,产品加工清洁化,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水平。要有计划地组织引进早熟品种,提高“明前茶”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杀青技术、延长绿茶保鲜期等技术,提高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实施名牌战略,坚持产、加、销“四化”模式。重点打造全国、全省名茶湄潭翠芽、凤冈富锌富硒有机茶和遵义毛峰等名牌。这三个名牌除遵义毛峰外,都属于福鼎大叶茶品种,加工工艺也同属于龙井扁型茶。可以这三个名牌为主,冠以遵义地域名称,实现资源共享。原料生产、加工,按产、加、销“四化”标准加以规范。一是生态茶园建设规模化,二是茶青原料销售市场化,三是茶产品加工专业化,四是茶产品营销专业化。还应通过积极举办和参与茶文化、茶评比、节庆典等的活动,大力宣传推荐自己的名牌,采取各种形式扩大宣传效果和市场占有率。作者:杨春时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