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为新拍《霓》剧一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9:19 东方网

  陈云发作品集

  8月2日,上海的几家大报《新闻晨报》、《解放日报》、《东方早报》、《新闻晚报》等皆以很大篇幅报道了新版电视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开机拍摄消息。其中《新闻晨报》用了差不多近一个版介绍此戏的部分剧情,还用“指导员爱上特务女儿”的吓人标题来“夺人眼球”。看了记者透露的剧中某些人物的关系设置,我对此剧以后播放的效果,不由感

到了一点担忧。

  红色经典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话剧、电影)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曾对那个年代的亿万观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大作用,可以说,现在的中年以上的军民群体,其正确立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几乎离不开包括《霓》剧在内的一大批经典文艺作品的教育,其影响之深之远,亦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中年以上的观众群体中,假如重拍的《霓》剧与老版本剧情改变较大,要想站住脚,为观众所接受、认可,恐怕是比较难的。

  老版《霓》剧中,指导员路华虽然形象不及连长鲁大成、排长陈喜和他妻子春妮的个性鲜明,但是,他是全剧的核心人物,党的形象的化身,是正确思想、正确世界观的代表,是一尘不染的正面英雄人物。在那个崇尚革命英雄的年代,路华便是时代的楷模,可以说,经典版《霓》剧正是塑造了路华的形象,才闪烁出它的光辉。如果路华也染上了“纤尘”,《霓》剧就不可能为那个时代的观众所接受,《霓》剧也就无成功可言。

  而现在,为了导演所谓的“增加看点”,新版《霓》剧改变了原作的人物设置,不惜让指导员路华去“爱上”一个特务女儿夏梦瑶。据说两个人在路华参军前就曾有过一段“恋情”,分手后,夏梦瑶嫁给了大资本家罗效礼,最后才知道自己是特务老K的女儿。而老K则又设计成了路华指导员的恩师,云云。不客气地说,如果剧情真是这么编,我看就是胡编乱造了。首先,把解放军的指导员路华与资本家罗效礼及特务女儿夏梦瑶三人的关系设计为三角恋情,这就把解放军的形象歪曲、丑化了,不论导演如何强词夺理,这绝对是败笔。其次,建国初直至六十年代,部队对干部的出身及婚恋关系政审甚严。如果一位军中的指挥员与特务女儿有过恋情(更不用说外加与资本家的三角恋),那么,他必定会受到上级的审查,并可能被转业或复员处理。例如我当兵时所在部队一位朝鲜战场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因与家庭成份不好的女子结婚,长时间未被提拔重用,未让他脱军装算是很客气了,那时对部队干部管理甚严。现在把路华指导员与特务的女儿纠葛在一起,是违反历史真实的,从艺术上讲也绝对损害了人物形象,我不相信中老年观众会接受这样的路华形象。

  至于把春妮的形象改为“卧底”,让她去暗中侦察丈夫陈喜与女特务的交往,更是编得离谱。春妮是老区农妇,很纯朴,她能干得了这样的事?再说,经典《霓》剧之所以感人,就在于春妮的对丈夫的爱和纯朴的性格,当丈夫欺侮她时,她忍了,并不怨恨丈夫,所以,她获得了观众的眼泪。现在让她去干反特卧底的事,不仅勉为其难,也不易获得观众认可。

  近年来,一些编导由于不肯下功夫,创作不出好的革命题材影视剧作品,老拿红色经典来改编,可以说,几乎都是失败的,是在颠覆红色经典。这是因为时下的编导虽打着拍革命历史题材的旗号,但其实走的是市场化操作路子,所谓“血管里流的都是血,水管里挤出的总是水”。首先,现在重拍经典,着眼的是为收视率和广告,所以,在编导重拍时添加的内容,总是跳不出“戏不够,爱情凑”,或让革命英雄爱上特务女儿,或让革命者弄个三角、四角恋,等等。而革命岁月中战士们的英勇、忘我的情感,一心为革命事业的精神,现在的编、导、演都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拍出来的东西都不像那个时代的(过去演员演农民都要下农村体验生活,演兵也要下连队当兵,现在的演员拿到剧本就敢演,根本不体验生活),是伪古典戏《武林外传》式的东西。我感到迷惑的是,既然新电视版《霓》剧把许多故事都重编了,为何不另起炉灶编新戏,何必要傍红色经典?


作者:陈云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