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没有出生证明的“宜居城市”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0:49 南方网 |
四川在线 wenzhongsi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进程来改变命运中国社会,城市化早已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随之而来的“宜居城市”(适宜居住的城市)也就成了改变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社会追求。近年来,某些机构利用一些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迫切愿望,进行所谓的“宜居城市”排行评选,致使不少的城市政府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的代价宣传、动员、实施“宜居城市”的所谓“发展战略”,有的城市政府甚至把竞争夺取“宜居城市”排行榜作为应届政府的政治责任。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针对有关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罗亚蒙日前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一套公认成熟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特别是近年来个别商业机构利用一些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迫切愿望,进行所谓的‘宜居城市’排行评选,严重扰乱了公众对‘宜居城市’的价值判断。……《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采用百分制的方式,从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这6个方面来设定“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和计分办法,将为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由此可以看出,时至今日国家并没有出台过评选“宜居城市”排行榜的科学标准,换言之,过去几年在中国获得“宜居城市”排行荣誉的城市,其实都是没有出生证明的“宜居城市”,都是忽悠社会的“宜居城市”。 姑且不说过去那些评选“宜居城市”的操办机构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具有商业动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榜单经济”与“榜单政绩”是吸引不少城市政府的诱饵。二十八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因种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并没有走出“短视经济”、“浮躁经济”、“权力经济”和“政绩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绩考核体系。因此,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宜居城市”这张榜单名片,不但具有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巨大吸引力,而且还能体现出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政绩能力。至于说获得“宜居城市”这张名片背后的民意倾向而言,只不过多了一些生活在“宜居城市”的虚荣心罢了。因此,很难想象,全国千城一面而又挡住空气流通的高楼大厦,难道就是“宜居城市”?越来越多的满街乱窜制造废气排放的各种汽车就是“宜居城市”?不断增多的空调制造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宜居城市”?大量快速增加进入城市定居的人口带来的城市问题就是“宜居城市”?成为违法犯罪天堂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然而,这些问号下的“宜居城市”又恰恰具有上述这些不可回避的“非宜居城市”问题。另一个现象也在说明过去获得“宜居城市”名片的城市并不宜居的尴尬,就是追求远离城市定居的优雅宁静环境和远离城市寻求享受具有自然风光的农家生活氛围。这些鲜有人讨论的现象其实就是对没有科学标准的“宜居城市”的反叛,同时也是对社会追求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的标准呼唤。 眼下,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面前,不知道过去那些已经获得过“宜居城市”名片的城市以及城市政府,又该怎样来面对过去没有出生证明的“宜居城市”名片,还真是个尴尬问题。而对于过去那些屡屡参与“宜居城市”排行榜竞争又屡屡受挫而不得入榜的城市,又该从哪一方面来审视那些没有出生证明的“宜居城市”呢?这也是个问责问题。假如《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年内出台的话,过去那些没有出生证明的“宜居城市”名片,还有没有招摇过市的经济价值、政绩价值和荣誉价值呢?这也许就是全社会都要思考的严肃问题了。(编辑:张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