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15人“突击调动”的背后有多少猫腻?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2:45 四川新闻网 |
网友:梁江涛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今年在县长杨永晖离任前突击进行了115人的人事调动:10天之内使县里一批领导干部和退休干部的亲属吃上了“财政饭”,一批教师和医务人员圆了进城工作梦。目前,杨永晖受到党内警告,停职检查;此次调动的人员已全部清退和回到原单位。 对于领导干部升迁赴任,我们并不陌生。有人听说自己要升迁调动,立即动人动钱,还“人情债”,为下任扔下个烂摊子。而下任领导来了也学着他的样,不问旧账,建立起“新关系网”,造成一些地方干部越提越多。有的人离任时不仅要带上车,带上驾驶员,还要带上秘书或其他工作人员,“领导调动,班子重弄”。有的人即将走马上任,将主管的空缺编制一夜之间全部用光,吃上“财政饭”的大都是亲友关系。甘肃省的这位县长就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造成10天115人的群体“大挪移”?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监督、“暗箱操作”。作为一县之长,身兼编制委员会主任和主管人事调动,在人事大权上可与党委一把手互相制衡、平分秋色。纵观近些年,增加编制、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虚报冒领“空饷”等编制管理方面的问题都是典型的人事腐败现象,同时也是有些机关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的主要源头。某些领导干部子女亲友“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进机关最好办。有的地方就直接“约法三章”,当到哪一级干部或积累多少年“乡龄”就可以享受一个到两个家属或子女进机关的编制,也有的地方规定与招商引资实绩挂钩。人事权被某些干部公开当作一种调用自如的“私人工具”,“领导一调动,位子大奉送”,突击用权,偿还所谓的“人情”,有的甚至演变成权钱交易,滋生腐败。 失去监督的权力,成了腐败“梦工厂”,个别权力观缺失的领导干部就为所欲为。因此,当务之急应建立最广泛、最有力的社会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人事权运作全方位的群众监督。对于涉及机关事业人员变动的情况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开;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缺编的情况,应全部实行公开招考或选聘,择优录取。同时,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公开接受投诉举报的途径和方式等,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对于政府部门人事运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在政府转换职能,推进法治建设的今天,不应再有游离于公平竞争之外的人事调动。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权纳入法治轨道,应成为改革的迫切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