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六百围屋深闺中的呼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1:46 大江网-江西日报 | ||||||||
赣南是客家民系的摇篮,这里保存着600多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龙南关西新围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和“建筑教科书”。集客家人历史、文化、智慧于一体的客家围屋走向世界,是赣南客家人的共同心愿,他们正为之而不懈努力——在赣州,说到客家和围屋,必然会想到龙南,龙南境内保存着370多座客家围屋,以数量之多、 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而被誉为“客家围屋之乡”。近日,记者走进龙南,触摸围屋之美,感受围屋之“痛”,体验围屋之“渴”。挖掘:“土围子”价值日益显现 “近两年来,每年到龙南参观围屋的游客达20多万人次,客家围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谈到以“客家围屋”为主体的客家风情旅游,龙南县旅游局负责人十分自豪。过去龙南的客家围屋一直养在深闺不为人所知,当地人把他叫做“土围子”。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龙南县文化部门对全县的围屋进行了普查,一面对围屋进行保护维修,一面整理、搜集有关客家文化、客家围屋等方面的资料,向上申报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关西围和燕翼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众多的围屋当中,关西围是客家方形民居最杰出的代表,也是赣南现存6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最大的一座。走进围屋处处皆有学问,建筑、雕刻、绘画有机融合,哲学、美学、文学融为一体,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建筑史上的奇迹”。杨村燕翼围是赣南客家围屋中最高的一座,是众多两层结构围屋中惟一四层的围屋,其主要特点是将所有房屋都建于四面高墙上,围中间本应是主房的位置却是一大空坪,别有一番风味。杨村燕翼围1938年遭到日本侵略者空军袭击,周围的房屋都被炸毁,而燕翼围依然完整,只是墙身上留下了许多弹孔。在龙南,每座围屋都有一段历史,每座围屋都独具特色。 2004年11月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赣州召开,龙南关西客家围作为此次世客会指定参观点,11月20日在关西围内外摆千人客家宴,款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到龙南寻根谒祖。龙南的客家围屋更是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和关注,慕名到龙南参观围屋的海内外游客越来越多。 遗憾:“申遗”赛跑中落后于“兄弟” 前段时间,上海一家主流媒体的两名记者慕名来龙南参观客家围屋,除了感叹围屋的雄伟和博大精深之外,她们说的几句话耐人寻味。一名记者说,她是偶然从一本旅游杂志获知龙南围屋的,好像客家围屋的宣传不如福建土楼。该县文化馆具体负责围屋申报工作的王琼,谈起客家围屋的“申遗”感慨万分。2001年,关西围和燕翼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为更好地保护龙南客家围屋,该县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但因诸多原因都没有成功。同时,关西客家围屋作为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建筑与福建闽西土楼、广东粤东拢屋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单,2005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福建土楼等5个申报项目通过世界遗产中心的审查并被受理,遗憾的是赣南客家围屋与广东粤东拢屋并未一起捆绑列入。 目前,龙南围屋得到保护、开发、利用的只有关西围、燕翼围、乌石围等少数的几座,大部分围屋仍是不为人所知,并且赣南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建筑形态自明朝晚期产生后到民国初年便悄然消失了,由于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不足,一些年久失修而濒临倒塌的客家民居因得不到维修也逐渐消失。 同样是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龙南围屋的遭遇让人遗憾。 思路:开发性保护与宣传推介并重 作为客家文化最精美的体现、客家建筑艺术博物馆,龙南围屋应该走向世界,让全世界来分享这种艺术的美丽。 龙南围屋要走向世界,第一道工序是做好开发性保护。据了解,该县正在加大围屋的保护力度。拟对确定为保护单位的民居、围屋予以公布,建立记录档案,树立标志说明,制订保护措施,并争取资金对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围屋进行维修,目前该县已投入200多万元对关西新围进行了一期维修。 要让客家围屋走向世界,加大宣传推介是重要的一环,该县旅游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将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精心制作客家风情旅游外宣品。目前该县已参加了在粤、港等核心市场和江、浙等市场举办的旅游推介会,起到了较好的推介作用。同时,龙南县邀请广州、河源、深圳等地的新闻单位,组团来龙南参加旅游采访促销活动,并制作龙南客家风情旅游网页,向世界推介龙南客家风情旅游。该县还以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会为契机,加强与世界各国客家总会的联系,打响龙南以客家围屋为“龙头”的客家风情游品牌。 要使客家围屋走向世界,就要让客家文化走向世界。该县成立了客家围屋文化保护中心,建立围屋文化资料库,并对全县的围屋进行归类、整理、建档、保存。目前,该县正积极筹建客家民俗陈列馆、客家文化博物馆,准备邀请各地知名专家,举办一次高规格的龙南客家围屋文化学术研讨会。 赖蓉 本报记者蔡超然 | ||||||||